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人已去,念此茫茫——怀念朱洪老师

(2020-07-17 12:44:49)

昨天晚上,在ICPC训练联盟微信群里,可达编程的何泽林先生提出,暑期线上集训,是否他也可以给大家讲授动态规划?我说:“在我的《算法设计编程实验》(第2版),动态规划由经典问题入手:子集和、最长公共子序列、最长递增子序列、背包九讲,然后就是树形DP、状态压缩DP;到《程序设计解题策略》,动态规划部分,则是优化、插头DP。。。。你准备怎么讲?”何泽林先生说了他的观点:“动态规划最重要的不是这种经典题,而是理解什么是状态。”

 

有关通过经典问题,让学生体验算法思想,让我想到了一件往事:

 

3年前,春夏之交的一天,我在计算中心A123,写《Algorithm Design Practice for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s and Education》英文版书稿,朱洪老师推门进来。

 

我和朱洪老师之间,一直是直接了当,没有客套:

 

朱老师说:“我要去美国,你去年出了《数据结构编程实验》(第2版),给我一本,我在路上看。”

 

我将书给了朱老师,问:““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系列已经出全,您看有什么需要改进?”

 

朱老师说:“算法教材,都是从经典问题入手,经典问题之所以作为经典,就是理解了经典问题,算法思想就能很好地掌握。”在我的桌上,有一本朱洪、陈增武、段振华、周克武老师编著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朱老师拿起,以贪心法为例,说贪心的经典问题有背包问题、任务调度问题、区间调度问题;并问我:有没有相关的竞赛试题?

 

我说:“有!背包问题,浙江大学翁恺老师,就出过一道题,FatMouse。”

 

朱洪老师提议,要用经典问题,让读者更好地体验算法思想。

 

然后,朱老师询问,《算法设计编程实验》的英文版和第2版,准备如何改进?我说,在第一版,数学部分的思想是“守住要点,各个击破”,现在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考虑数论、组合数学,完全基于知识体系,全面展开理论和实验,在第2版,来一次“脱胎换骨”。

 

临走,朱洪老师对我说,秋天,他回来,再跟我讲他对《数据结构编程实验》(第2版)的意见。

 

没想到,这是我和朱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

 

现在开始,ICPC训练联盟组织暑期线上集训,已经完成了的《数据结构编程实验》(第3版)书稿,这次作为线上集训我讲授的内容。只是,我再也不会知道,3年前,朱洪老师对我的第2版,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了。

 

我不是朱洪老师的学生。2013年夏,我在台湾讲学,访问台中的国立中兴大学。那天中午,资工系系主任廖宜恩教授、图书馆馆长官大智教授、校长、中研院院士李德财先生、还有林添进教授,和我一起午餐。李德财校长问:“你和朱洪熟不熟?”我坦率地回答:“我不敢做朱老师的学生,他对学生要求太严;但我有学术上的问题,都会去问朱老师,即使他一时不清楚,过两天,他都会告诉我,去那里查资料。”这些年,我和朱洪老师的关系,一直是这样。

 

斯人已去,念此茫茫。怀念朱洪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