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科大之我参加了519活动筹备

标签: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60周年陆锡生陈志宏 |
2018年5月19日,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各地校友返回我们当年的校园,我做了一天的义工:早上7:30,赶到轨道交通嘉定北站,然后引导校友们上去校园的接驳车;9:30之后,返回校园,就在上海大学档案馆的摊位,协助校史征集。在我回家之后,才知道因为在这次返校活动中我所做的工作,在大会现场,我被感谢。
今年1月,我加入519活动筹委会。从1月到3月,几乎每天晚上10:00到12:00,夜深人静之际,我收集和整理上海科大的史料,这次展板和录像资料里大部分照片,是我收集的。
收集和整理史料,对于我,则是轻车熟路。6年前,我开始编写和出版“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系列,就是在收集和整理了从198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的大学、中学的程序设计竞赛试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在4月初,我将收集和整理的史料拷贝给上海校友会、档案馆。如果校友们要,我也给大家拷贝收集和整理的史料。我认为,上海科大的史料,属于上海科大校友。
收集和整理史料,让我走进了上海科大的历史,也让我认识了不少的校友,尽管从来没有见面。
63011班陆锡生学长,当年上海科大男篮和撑杆跳高运动员。1964年春节刚过,上海科大男篮和上海青年女篮进行一场慰问农民兄弟的友谊赛。在比赛场上,陆锡生学长面对方凤娣(姚明的妈妈)凶狠的贴身上篮,手足无措;钱威利老师在场边,也无可奈何。比赛之后,科大男篮和上海青年女篮同桌吃饭,一碗酱蛋烧肉,陆锡生学长他们全部礼让给了方凤娣和其他女篮队员。
这段史料,具有绅士风范的陆锡生学长仿佛就站在了我的面前;也让我感慨,我们上海科大男生对女生,一直都是这样具有绅士风范。要知道,当年,三年大饥荒刚过去,但是一碗酱蛋烧肉,我们的男生会全部礼让女生。
修复校标,是我们上海科大校友们的心愿。
2013年1月9日,我回到科大校园,看到被破坏的校标,当时那种“这里已经不是我们的家”的感受,实在太伤感。所以,在1月21日,519活动筹委会开会,我把这件事情跟参加筹备会议的校友们说,也得到大家的共鸣。
http://s10/mw690/001nt8TBzy7kCpK4Cvv59&690
http://s16/mw690/001nt8TBzy7kCpNMEwv6f&690
http://s14/mw690/001nt8TBzy7kCpPEGO91d&690
http://s10/mw690/001nt8TBzy7kFCq7RPP49&690
http://s10/mw690/001nt8TBzy7kCpTbOPLc9&690
1月21日,519活动筹委会召开会议。
http://s16/mw690/001nt8TBzy7kCpNMEwv6f&690
http://s14/mw690/001nt8TBzy7kCpPEGO91d&690
http://s10/mw690/001nt8TBzy7kFCq7RPP49&690
http://s10/mw690/001nt8TBzy7kCpTbOPLc9&690
1月21日,519活动筹委会召开会议。
修复校标最终得以实现,要感谢现在的上海大学领导,感谢上海大学校友会,特别要感谢陈志宏老师、许瑞老师,如果没有上海大学领导的支持,以及校友会和陈志宏老师、许瑞老师的大量工作,校标修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结束在嘉定北站的义工工作,返回嘉定校区时,看到校友们排队在修复的校标处拍照,感觉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上海科大4年的求学经历,形成了现在的我;而上海科大的办学传统,也通过我,影响了我在海内外的学生。我的系列,以“程序设计是技术”为主轴,在测试数据、解答程序、解题分析的支持下,基于传统教学大纲,以精选的竞赛作为实验内容,以系统、全面磨练学生编程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这样的作风,如大家所见,就是我们上海科大的作风。
这次纪念上海科大建校60周年,也让我再一次地回到20岁。我很荣幸,今年,从冬天到初夏,我和519活动筹委会的校友们一起共事,最终使得519活动圆满成功。
我衷心希望,我们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办学传统能在现在的上海大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能够“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