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箭击星,得失几何?

(2008-02-26 15:34:49)
标签:

反卫星

防务新观察

导弹打卫星

军事

分类: 节目预告与部分节目内容

《防务新观察》 

  一箭击星,得失几何?

    引得众说纷纭的美国“导弹打卫星”计划,顶着重重舆论,终于在北京时间2月21日上午11点26分于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海域正式实施。随后不久美国五角大楼宣布:通过宙斯盾巡洋舰“伊利湖”号发射的标准3舰对空导弹,在飞行了24分钟后,距离地面200多公里的高空成功拦截失控的大型间谍卫星USA193。

    据美国国防部披露,当时这枚失控的卫星击时速高达2.72万公里。导弹“直接命中”了卫星的燃料箱,卫星瞬间四分五裂成小碎块,然而承担拦截任务的导弹当天并没有携带爆炸性弹头,是采取“迎头撞击”的方式准确摧毁目标。据称,美国设在各处的雷达设施正在密切监视卫星被摧毁后产生的各种残骸及其运行轨迹,由于这些残骸体积最大不过与橄榄球体积相当,因此不会对地球上的人类造成任何伤害。

    在美军确认本次拦截取得成功后,剩下的两枚导弹将被“改回原形”,继续扮演美军手中“弹道导弹终结者”的角色。虽然自从2002年以来,美军的“标准-3”导弹曾多次在演习中成功“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目标”,但完成打击卫星的任务还是首次。

    针对此次美国高调宣扬“导弹打卫星”计划,有人戏称为“一箭多雕”即展示了美国强大的反卫星技术,又试验了“标准-3”的改装性能,同时还起到了大肆宣扬美国先进卫星技术的目的,使得世界各国对美国的太空技术望尘莫及。

   那么,导弹打卫星有多大难度?此次计划的成功完成又究竟说明了什么?《防务新观察》,特邀导弹专家和航天专家为您独家揭密这颗神秘卫星的真实面目和这次行动背后的玄机!

 

播出频道:  央视第七套

播出时间:  首播:3月2日(周日)下午16:34

            重播:3月2日(周日)晚上20:03

                  3月9日(周日)上午07: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