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馆藏琉璃器鉴赏
透明玻璃戗金盖碗通高7.3cm口径10.7cm。清宫旧藏 
   
碗圆形,平底,有盖。通体由无色透明玻璃制成,盖及碗外壁纹饰相同,均阴刻戗金如意云头纹和蕉叶纹。
玻璃戗金为清乾隆朝出现的玻璃工艺新品种。与此盖碗配套的还有盘和小碗,且数量较多,应为皇家御用生活品。此盖碗质地润洁,光泽度较好,加以金彩奕奕的纹饰,愈显明净而华丽。
http://s14/mw690/4b4686datd5fb0baf801d&690
 
白套红云龙纹玻璃瓶高29.5cm口径9.5cm   
   
此瓶以涅白色玻璃做胎紫红玻璃为饰。口沿为喇叭状,细颈,腹阔大而垂,矮足,平底。瓶口饰弦纹一周,颈部饰蕉叶纹,肩部饰蔓草纹和如意云纹,腹部为如意云龙戏珠图,间饰云纹,近底饰以莲瓣纹,瓶底双方框内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典雅,胎质润泽,纹饰华丽而精细,是乾隆时清宫玻璃厂套料作品中之佼佼者 。   
白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通高18.2cm口径11.5cm足距9.4cm 
   
炉身圆形,盘口,短颈,鼓腹,朝冠耳,三兽蹄形足,内附铜胆。炉体以白色玻璃制成,套半透明蓝色玻璃花纹。口沿刻回纹,一侧阴刻横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颈部饰蔓草纹,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一周,其中有盛开状的大花3朵,分别与3足的位置相对应,足上阴刻卷云纹。炉体以模具吹制,足与耳为模铸,粘接于炉体。
清代宫中礼佛之事备受重视,因此需用大量工艺考究、制作精良的供器,此炉即为宫中的供器。其造型周正,雕刻精细,花纹流畅,白地蓝花,清新雅致。
http://s3/mw690/4b4686datd5fb1aa510d2&690
 
 
 
 
白套蓝玻璃缠枝莲纹碗高5.3cm口径12cm   
   
此碗大口微敛,圈足。涅白色玻璃胎,外壁套饰蓝玻璃花纹。口沿饰弦纹一周,腹部饰开光缠枝莲纹,腹下近足处饰云头纹,足为蓝色。底刻双直行阴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碗胎色纯洁如羊脂白玉,套料纹饰精细,布局疏朗,风格清新雅致。乾隆时期玻璃作品多数以装饰华丽、图案繁缛、做工精细为特色,但在这一主流风格之外,仍有如此碗般以素雅娴静见长的作品。
http://s7/mw690/4b4686datd5fb43b9a3a6&690
 
黄套红玻璃荷花纹缸高9.3cm口径10.3cm底径8.5cm 
   
缸圆形,收口,腹下部略收敛,平底,形近似于钵。通体以淡黄色玻璃为胎体,外套半透明红色玻璃。腹部饰通景夏日荷塘图,散布的荷叶、盛开的荷花及莲蓬立于水波之中,数只蜻蜓和蜜蜂飞舞空中。图案以写实手法雕刻而成。外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古币式款。
此缸质地精纯,磨制圆熟,构图疏朗,与同时期华丽繁缛的装饰迥异,品位高贵典雅,为乾隆时期玻璃器中的佼佼者。
http://s13/mw690/4b4686datd5fb47a383fc&690
 
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奓斗高9.8cm口径10.3cm足径5.7cm 
   
奓斗圆形,喇叭口,腹部上丰下敛,圈足。器以乳白色玻璃造型,套紫红色玻璃花纹。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串联的枝叶将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栀子、芍药等不同的花卉连接起来,一上一下,交错排列,新颖独特。口沿下及肩部分别雕刻俯式蕉叶纹和如意云头纹各一周。外底阴刻双方框,内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曾谕令以后在奓斗上不要作年款,所以乾隆时各工艺品种的奓斗多不具款识,此件带乾隆年款的玻璃奓斗应为乾隆早期作品。当时的套料玻璃器物以白套红居多,白色洁净,红色鲜艳,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套料玻璃器中奓斗极少见,有明确款识者则更加稀罕。
http://s6/mw690/4b4686datd5fb4a42e4d5&690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高3.9cm口径3.3cm足径2.9cm 
   
水丞圆形,收口,鼓腹,圈足。器身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以浅绿色玻璃作装饰。器表阳起双螭纹,首尾相连,口沿及足底各饰弦纹一周。外底镌单方栏,内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常规套色玻璃器以白色为胎体,然后套各种颜色的玻璃进行装饰。此水丞突破常规,以深色套浅色,取得了新鲜活泼的视觉效果。水丞上螭纹虽小,但灵动矫健,为浮雕玻璃器的精湛之作。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曾谕令以后在奓斗上不要作年款,所以乾隆时各工艺品种的奓斗多不具款识,此件带乾隆年款的玻璃奓斗应为乾隆早期作品。当时的套料玻璃器物以白套红居多,白色洁净,红色鲜艳,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套料玻璃器中奓斗极少见,有明确款识者则更加稀罕。
 
鉴定、创意此类产品请联系:
白先生
 15510060547
邮箱:ce58@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