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庙大全--房山1

标签:
常乐寺砖雕万佛堂花塔房山 |
常乐寺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崇各庄乡常乐寺村,始建于明代,原有建筑为两进殿堂,为无粱殿和后殿,并设有配殿。现保存完好,已列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姚广孝墓也坐落在常乐寺村。
门票: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换乘去坨里方向的中巴到坨里,再乘小巴到常乐寺。
http://img.blog.163.com/photo/maVuGv6GPSFUNcjOYrpaEQ==/2050826680314611397.jpg
房山:环秀禅寺
环秀禅寺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小幼营村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
寺坐南朝北,占地约3340平方米。正殿完好。正殿面阔12.3米,为3间无梁殿建筑。殿内为写隆顶,高7米。对面的墙壁上有券顶的佛龛3个,下设连通的须弥座。座和佛龛都是汉白玉石垒砌。座高1.1米,长6.3米。
门票价格:
http://img.blog.163.com/photo/OxlsPzdMjLTkLwry-tCzjw==/5124814900971347481.jpg
房山:岫云观
良乡离宫是明代京南唯一的一座行宫,气势宏伟。明朝衰落以后改作佛寺名恩惠寺,在各殿供奉佛像,并按寺院规制于二进院东侧建钟楼、西侧建鼓楼。后来又改为道观,名岫云观。清末民初,末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宫内的太监也被逐出,一部分流落到岫云观内,所以当地人便称这座历尽沧桑的明代离宫为“老公庙”。大约在1957年前后,良乡离宫开始遭到破坏,现在仅存皋殿和五进殿。岫云观修缮工程已完工。
门票价格:房山区琉璃河中学院内门票价格:免费
http://img.blog.163.com/photo/L79YQtiulnzl4xMqKzwg2g==/1713619658215088663.jpg
房山:弘恩寺
弘恩寺位于窦店镇望楚村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毁于大火,后又重建。
寺坐北朝南,五层院落,碑刻林立,是明清一座规模宏大的重要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和五层殿宇。山门旧有汉白玉石匾,额曰:“敕建弘恩寺”,今山门无存,匾移置第二层殿前。钟鼓楼亦废。第一层殿三间,是哼哈殿,内供泥塑哼哈二将,面阔三间;第二、三层殿各五间,二层殿为天王殿,三层殿称弥陀殿,均前出一步廊。前面三殿保存完好。
第四、五层殿各五间,亦前出一步廊,但已顷圮,从殿基柱础判断,规模大于前三殿,四层殿为观音殿,以第五层殿最宏伟,为释迦殿,俗称白皋,为两层楼阁建筑。白皋往东有黑皋,为八角楼,毁于民国九年(1920)。寺内原有东西配殿、庑殿各27间,现仅存16间。寺前是塔院,分为南北两院。南塔院有50余座墓塔,北塔院有100余座。现塔已无存。整座寺院围以高大石墙,乾隆帝曾至此。现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天桥或六里桥乘917路车到望楚站下车
http://img.blog.163.com/photo/sZvHX4nNYWPQPa3Yl_d4eA==/2008886908784465204.jpg
房山: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40)。
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体高3.5米,全部采用汉白玉石精制而成。基座由块石砌垒。中间用4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正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有浮雕金刚力士一尊。自门向里,对面石壁上又呈现出一组浮雕,释迎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层叠涩檐,塔上有铭文。
门票价格:
http://img.blog.163.com/photo/bg11UXVE0uW4FIyypw0paA==/2008886908784465221.jpg
房山:天开塔
天开塔位于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南里许。建于辽代。塔南向,坐落在山岗中腰,为八角形3层空心楼阁式,高约15米。须弥座装饰斗拱,束腰浮雕团龙、行龙等。塔身4个正方向每层均开发券的拱门,其它4面则辟为直棂假窗。每层檐均装饰斗拱。塔刹已毁。塔内设中心柱,柱与外墙之间是回廊。上下各层有爬梯贯通。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东周各庄站下车,换乘小巴到天开村
http://img.blog.163.com/photo/kW6lLGcrlrtugQGIGBNiTQ==/363384194933907193.jpg
房山:下寺石塔
下寺石塔位于房山区张坊镇下寺村北3.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
石塔坐北朝南,方形,高3.7米。通体采用汉白玉石制成。基座用块石垒成。中间用四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龛的南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浮雕金刚力士,反映出唐代雕刻技艺。自门向里,正面石壁上又一组浮雕:释迦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他的弟子1个。这组雕像高0.4米,宽0.44米。佛塞西壁石料脱落,上部是仿楼檐7层,各层檐采用叠涩做法,每两檐间线刻缠枝花宝珠塔刹。塔的整个造型呈笋状。此地原有上寺和下寺。下寺村就是以寺命名的。上寺就在石塔旁。塔北侧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砖瓦、瓷片等,塔西悬崖问有羊肠小径,石壁上有打凿的文字“上天桥”、“仙仁水”、“如来愁”。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去张坊的中巴到张坊,再乘小巴前往
http://img.blog.163.com/photo/7STWLo2PJ9hRfbOvRVlMIw==/1721500957562895189.jpg
房山:房山古塔
房山区现存古塔107座,约占北京市现存古塔总数的一半,故赢得“房山宝塔冠京师”的美誉。游览房山,举目可见式样各异、年代不等的宝塔。虽久经风霜,但风貌犹存。
目前保存较好的有良乡昊天塔、云居寺北塔、万佛堂花塔,严行大德灵塔、龄公和尚塔、姚广孝墓塔、豆各庄塔、镇江营塔等。大部分是纪念埋葬僧人的灵塔。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昊天塔,又称“多宝佛塔”。位于良乡东关燎石岗上,辽代修建。塔身通高47.5米,呈八角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一座五层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内各层有回廊,廊内有瞭望孔,曾用于军事瞭望。
景区内最为有名得当数唐塔,唐塔数量众多,约占全国现存唐塔的三分之一。区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塔是云居寺唐塔,共七座,均为汉白玉石塔。其中,最早的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最有名的是位于石经山的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塔。
云居寺北塔和万佛堂花塔,建筑风格也很突出。云居寺北塔又称“罗汉塔”,建于辽代。通高30米,顶部似钟,下部如钵,两层楼阁式的塔身,塔座紧腰处有一周伎乐天砖雕。全国现存两座,形式极为少见。万佛堂花塔,位于河北镇万佛堂村,辽咸雍六年(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笋状,至顶小龛密布,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头。远望如花盛开,是中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
现存明塔以崇各庄乡常乐寺村东的姚广孝的墓塔。通高33米,八角形九级密檐式。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塔刹铁制,状似葫芦。在明塔中,崇各庄乡的豆各庄塔和南尚乐乡的镇江营塔也各具特色。豆各庄塔由座上的三层砖雕莲瓣托起,每两层檐间饰上下对称的印覆半莲瓣,多达八层,并用莲花封顶。镇江营塔为一座覆钵式石塔,方型须弥座,束腰浮雕仰覆莲,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
房山境内现存的古塔,因始建朝代不同而格调不一,但造工精细雨坚固,外观端庄秀丽,砖雕石刻各具特色。它们不公展现了我国古代造塔艺术的成就,也给人们美的享受。
交通指南:
http://img.blog.163.com/photo/xkKtw2Fw3L7WOidM7XtRgg==/611082174439614899.jpg
房山:豆各庄塔
豆各庄塔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豆各庄村西约200米的台地上。始建于明代。
八角形,通高约15米。塔基的须弥座束腰间,八面砖雕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的八宝图像。座上端为上下3层砖雕莲瓣。塔身八角柱形。东面辟券门,其它各面,分别开设砖雕的假门、假窗。塔身之上是9层仿楼阁建筑。第l层檐下装饰斗拱。其它每两
檐子为叠涩式。塔刹由下大上小的两层砖雕莲花组成。这座塔的特点之一是采用莲花装饰的成分多:整个塔由座上的3层莲花托起,每两层檐中央又装饰上下对称的仰覆莲瓣,共有8层之多;再用莲花封顶。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闫村路口站下车,换乘小巴到豆各庄村
http://img.blog.163.com/photo/gg4AF_FyAUQDKoTi__K_uQ==/1479995427545440179.jpg
房山: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位于房山区上方山下孤山口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
塔面南向。砖石结构,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塔基由汉白玉石砌垒,高l米,须弥座塔基束腰间砖雕花卉、人物故事等。塔身八角形,每角有砖砌圆柱。塔身的其它各面,均雕以假门或者假窗。塔上部的各层檐,均采用正反叠涩做法。每层檐的角梁垂挂方形铜铃。塔
http://img.blog.163.com/photo/kxpewbiX-AoS7aFNfSuvwQ==/2330331332188077389.jpg
房山: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房山区西北6公里歇山岗。又名兴隆寺,俗称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详。
白水寺由于年久失修,仅存无梁殿l座和3尊石雕佛像。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房殿顶,砖石结构。殿内有3尊花岗岩石雕站像,中为释迦牟尼,高5.8米,与卧佛寺大铜佛不相上下,螺发,无高肉髻,两耳垂肩,身着袈裟,脚踏椭圆形莲花座。两旁为阿难、伽叶二协侍。白水寺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房山站,换乘小巴到白水寺
http://img.blog.163.com/photo/wEJJ7ZwpUqnFbrxai31rYQ==/914512199333588545.jpg
房山:于庄塔
于庄塔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南的土坡上。又称和尚塔。塔建于金代。砖结构,为六角形三级密檐式,通高约8米,周长4.8米。
六里桥乘917支路车到七里店站下车,换乘小巴到于庄村
http://img.blog.163.com/photo/JBBNtinALBZDrtDAEd6EoA==/3981463545572655096.jpg
房山:照塔
照塔位于房山区南尚乐乡塔照村东的山巅。建于辽代。
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形七级密檐砖塔,通高15米。此塔当地传说为风水塔。塔基为须弥座,高3米,每面宽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去张坊方向的中巴车到塔照村。
http://img.blog.163.com/photo/DJqaaER6iCXJxc7O3UM_5g==/2006635108970779229.jpg
房山:玉皇塔
玉皇塔位于房山区云居寺的东南、高庄村北。始建于辽代。
塔坐北朝南。砖结构。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高约15米。塔座为八角须弥座式,上面装饰砖雕的人物故事、动物图象等.塔的中心有八角柱,塔身正面开设券门可以入塔。门内曾经供奉汉白玉石的玉皇大帝雕像。东、西、北面设砖雕假门,其余4个斜面设砖雕假窗。再往上就是密檐七层塔檐,各角角梁均悬铜铃。塔顶八角攒尖式,八条脊由封顶的铁球朝八方延伸,尽头有垂兽套兽。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长沟站下车,换乘小巴到高庄村。
http://img.blog.163.com/photo/TCgVqYjd2Q30GaOYB8YPcQ==/2276569611636333857.jpg
房山: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房山区河北镇政府院内,因殿顶满铺铁瓦而得名。铁瓦殿座北朝南,北靠青山,面对大石河。寺院内古柏苍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优雅。泉水长年不断,顺暗沟流入大石河。山门的额楣上嵌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的铁瓦殿,为清康熙32年重修。
铁瓦殿圆柱形建筑,高6米,直径5.8米,发券门窗,殿顶采用攒尖做法,6条脊身朝6个方向垂下,把顶分成6个扇面。顶上满铺铁瓦,共计有458块。每块长0.31米,直径0.13米。瓦表多有铸字,如“菩萨顶正德十年(1515)造”、“五台山菩萨顶铁瓦寺”等。殿尖由宝珠收拢,殿脊和刹也是铁刺,用铁约3000公斤。类似建筑,世界少见。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站,换乘去河北镇方向的中巴车到河北镇下车
http://img.blog.163.com/photo/jvNKcj0_-cxHOLy33GdonA==/5138325699853615805.jpg
房山:大历禅寺万佛堂
万佛堂在房山区磁家务南面,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创建于唐玄宗时期(713—756),原名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几经兴废,现存为一座明代无梁建筑。
万佛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正中雕释迦佛坐像,两侧雕分乘狮、象的文殊、鲁贤菩萨,前后还有天王、神人、侍佛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荐宝,形态不一。其中西南壁伎乐天浮雕最为精美,天人持各种乐器作弹奏之状,肌肉丰满,形态自如,是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现存的万佛堂为3间无梁殿,歇山顶。门循上嵌有四周浮雕莲花瓣石匾。殿内正面和两山墙下端镶嵌的“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代表。万佛堂花塔公元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笋状,至顶小龛密布,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头,远望如花盛开,是我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也是北京仅存的两座花塔之一。
交通指南:六里桥乘917路车到良乡站,乘去河北镇的中巴到万佛堂下车,磁家务矿务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