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冯小刚来苏做“私人订制”的首映活动,我做东请他吃了一碗苏州的面。http://s1/mw690/001nsP1hgy6JrgDt7Mc90&690
此片在苏拍摄期间,吃了他的不少饭局,这次就请他尝尝苏州的特色。一开始,小刚对我请他吃面还抱有想法,开玩笑说:这么小气,北方面食多的很,值得你如此正式请客。我说那不一样,北方人以面为主食,但未必有苏州人的地道和精致……
http://s1/mw690/001nsP1hgy6Jrjmgf2Ea0&690
果然,等他不仅将面吃完,连满满一碗汤都全部喝下去的时候,我问他味道如何,他连连称赞“绝对是私人订制的苏州味道”。http://s3/mw690/001nsP1hgy6JrgLneSed2&690
在国内,对于吃面的讲究,苏州也许是最为称道的。虽然江南以大米为主食,但对于一碗面考究的精工细作,完全可以用杰出和精致来细说。
http://s11/mw690/001nsP1hgy6JrgShOiK6a&690
民以食为天,吃是每个人必须的,但吃饱不等于吃好,吃好、吃精、吃细是苏州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北方的面食,到了江南温婉、细腻、精雅的姑苏天堂,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http://s7/mw690/001nsP1hgy6JrgVE2zk26&690
苏州历来就是一个消费城市,很多达官贵人,有钱的富豪以及皇亲国戚甚至太监,在他们告老还乡的时候,往往就会选择苏州这座城市,来安享他们享受的晚年。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南北食文化的交汇之地了,传统意义上的面食,在苏州又有了新的意境和风情。http://s4/mw690/001nsP1hgy6Jrh5AlCrf3&690
苏州人在饮食上是极为讲究的,老苏州往往会以早上一碗面来开始自己一天的生活,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非常特别的以吃一碗头汤面为美味。
http://s3/mw690/001nsP1hgy6Jrha8Cl432&690
记得儿时能够吃上一角钱一碗“阳春面”,已经是件很奢侈的事了,所谓“阳春面”,就是没有附加任何东西的光面,但汤的鲜美、面的筋道,却是无法比拟、非常实惠的享受。http://s15/mw690/001nsP1hgy6Jri4Ur5Y5e&690
苏州的面,好吃就好吃在它的汤料上,那时候各家面店都有自己独特的秘方汤料,所以很难有真正学的象的。不光是汤水,对面的加工也很有讲究,和面的面粉、加碱的多少、压面的次数都是做好面的基础,而最后真正的一碗面,还是需要在下面师傅的操作下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http://s4/mw690/001nsP1hgy6Jri7jFirf3&690
捞面是门技术,捞面的工具叫“抖”,最高技术的师傅,能做到在很小的捞面工具里捞面,这个技术叫“观音抖”,里面刚好装下一碗面的分量,而且抖动的整整齐齐。http://s15/mw690/001nsP1hgy6JriannOK8e&690
捞面时要甩尽下面时用的水,让面紧密而整齐的放到碗里,汤和面是完全分开的,中间是面而四周是汤,上面还飘着葱花,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http://s2/mw690/001nsP1hgy6JricZsEp11&690
当然,一碗让人食之回味的好面,还有许多的讲究。比如面有细、宽之分,细有龙须面,宽有小阔、大阔之别;就汤水来说,有红汤、白汤之分,还有紧汤、宽汤、热绊、冷绊来区别汤水的多和少;而面的生熟程度有硬面、烂面,再细分一些的话,特硬的面叫“一窜”,还要再硬点就叫“断生”,熟一点面是烂面,再熟一点就是烂糊面;不喜欢吃葱蒜的叫“免青”,要多放些的就叫“重青”……http://s10/mw690/001nsP1hgy6JrifAgAxe9&690
至于那面上面的浇头,就更加讲究了,单交、双交、现炒、过桥等品种,让人能够每天变换花样而食之不厌。而三十年前面店跑堂师傅的吆喝“要么两两碗来载”,更是让人将这样的文化回味无穷。http://s6/mw690/001nsP1hgy6JriibpZj05&690
如今这样的叫喊声,已经没有了踪影,但跑堂们悠扬、清脆、悦耳的吆喝声,还是能够让人在吴浓软语的旧时记忆中,多了一份难以忘怀的温情感受。http://s11/mw690/001nsP1hgy6JrisxVwK8a&690
当一碗面放在你的面前时,完全就是一份汤清面香的感觉,轻轻挑动着筷子,面一下就融入在满溢的汤水里,而汤水又在此时恰如其分的嵌入面条中,挑起细细长长的面条,对着它轻轻地吹气,让热面的熟香味四处飘散,然后,一口汤、一筷面、一丝浇头慢慢享用那份精美的食物,更加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享受,以及舌尖上的那份味蕾口感。http://s12/mw690/001nsP1hgy6JrivLxaz8b&690
经过这些年的变迁,能够做好面的老师傅大多离我们而去,如今能够达到如此水准的面已经没有了,好的下面师傅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现在是经济时代,讲究快餐式的经营,能够精工细作到一天只做多少碗面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http://s6/mw690/001nsP1hgy6JriyHd6Ra5&690
陆文夫笔下的苏州人,喜欢“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生活,意思是早上喝茶,下午睡澡堂。清晨在面馆吃完面后到茶馆店,泡上一壶茶天南地北的闲聊一番,下午没事就泡泡澡堂。http://s2/mw690/001nsP1hgy6JriCBR9n51&690
这完全是一种闲适、清雅、享福的诗意生活状态,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太可能有如此快乐的享受,但想想那时候的生活,实在是一种很美、很惬意的生活方式。http://s2/mw690/001nsP1hgy6JriFqccF0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