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尖叫的原因及对策

(2007-08-01 22:11:18)
标签:

育儿/亲子

分类: 他山之石
孩子尖叫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爱尖叫有可能是想要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或是吸引大人的注意、模仿大人的行为等;面对孩子的尖叫行为时,父母除了要适当的纠正与教导外,自己也应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孩子的好榜样。

常见孩子尖叫的原因

“尖叫”是孩子最常使用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为什么喜欢尖叫呢?一般常见孩子尖叫原因有下列几项:

1. 过分溺爱

现在小孩生得少,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倘若又是家中唯一的子女时,不仅父母疼爱,如果有爷爷奶奶,更是视为心肝宝贝,只要经济条件许可,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过份保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大人的关爱、呵护,容易养成孩子自傲及予取予求的心态,一旦大人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或是遇有不如意时,就会以尖叫来表达自己的不高兴;而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会以尖叫来吸引周遭大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尖叫就成为孩子发脾气、满足需求的绝佳利器。

2. 老二情结

以往小公主、小王子升格为姐姐、哥哥时,从原来拥有的三千宠爱集一身,突然间被另一个新娇儿所取代,嫉妒心和愤怒心可想而知;若此时父母又忙着照顾新生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独立照顾自己并照顾弟妹,甚至有时还得强迫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分给弟妹玩时,心中肯定是不平衡、不舒服的。当孩子在没有心理准备下,就要学习面对另一个竞争者,当渴望求助却被父母以“没有空”拒绝时,孩子的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便会开始出现行为退化的现象,认为只要学习刚出生时baby一样大哭、尖叫,父母就会来关心他、注意他、爱他。

3. 身教失当

孩子天生就是个“模仿小天王”,在家中长辈及父母和谐及互动模式,孩子都会一一映入脑海中,而不论是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父母的表现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目标。假使父母和朋友讲电话时,经常是高谈阔论,孩子看了也会学习;抑或是当父母遇到不如意时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惧的事物,便以“尖叫”方式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时,久而久之孩子在潜移默化下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以父母的“身教失当”对孩子的影响着实深远。

4. 高标准的亲子关系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高,每天总是不忘唠叨、耳提面命孩子:“爸妈以前都没有这么多玩具和新衣服,你现在已经很享福,不要再不满足了……”、“都已经几岁了,为什么这么一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玲,多么乖、多么守规矩,都不用父母操心,你呢?就只知道吵吵闹闹,什么时候才会学乖啊?……”,父母的疾言厉色、喜欢与别的孩子做比较、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幽默感不足等,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存在着无形压力,孩子压力一旦无法获得解决或抒发,便会以最原始的宣泄情绪方式--尖叫,来表达其内心的不悦。

爱尖叫孩子最常表现出…

以尖叫方式处理情绪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下列的外显行为:

1. 拉长了脸表示自己不悦的情绪。
2. 若身旁有其它物品,很可能随意拿起来扔掷。
3. 嘴里不时发出呜--呜--的声音,旁人询问时会故意越叫越大声。
4. 不停的挥动着手臂,双脚也用力跺踩地板。
5. 扯开喉咙发出尖锐的呼喊,吸引大人对自己的注意,强烈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情绪。
6. 坐就躺在地甚或翻滚,无视周遭旁人的眼光。

面对叫声,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爱尖叫的行为和习惯时,父母该如何解决呢?以下一些方法:

1. 带离现场

如果是在公共场合,人潮较多的地方时,父母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然后再询问孩子尖叫的原因。是讨厌?或是害怕?抑或是有不如意的事?

2. 尖叫比赛

有尖叫习惯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尖叫会带给周遭人不舒服的感觉。家长不妨考虑与邻居妈妈协商,把爱尖叫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举办一次“尖叫”大赛,让孩子感受到与自己有相同尖叫习惯的小朋友,放声尖叫后造成别人的反感及喉咙的不适,并趁机教育孩子,“尖叫”会影响到别人、造成自己喉咙不舒服、妈妈不开心等,进而改善这种坏习惯。

3. 了解原因

与孩子独处时,当孩子使性子的尖叫,不要立即去阻止,父母可以花些时间、耐心观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尖叫。当孩子情绪缓和之后,再与他好好沟通,并倾听孩子心里的想法。此法通常大约试个二三回后,多数的孩子都能改善自己尖叫的毛病,而且重复再犯的机会很少。

良好的亲子关系 化解不良习惯

喜、怒、哀、乐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原始表达情绪的本能,孩子在末经成长历练下,自然无法对自我情绪控制得宜,常以最原始的尖叫方式表达的孩子,如果父母平时能对孩子情绪反应多一点关怀及爱心,久而久之孩子一定可以改正不当表达方式,学习以正确方式和别人沟通。下列一些日常生活小细节,相信可以让亲子间的沟通与感情更好。

1. 管教孩子之前,父母应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好的情绪,无形中也会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有高的情绪智商。

2.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小孩比较,忌妒心往往朦蔽宽爱的心,且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与创作力,导致缺乏自信心。更不要过份挑剔、怀疑孩子做事的能力,应多给予肯定性的鼓励,切忌无故对孩子发脾气。

3. 给予孩子更多尝试失败的机会,在失败中记取经验,才是未来成功的关键,父母应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必能导引孩子迈向正常学习道路。

4. 父母的关心拥抱,可以让孩子忘记失望的沮丧,愉快面对桃战。孩子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即可控制自己起伏的情绪。

5. 如果短时间孩子无法改掉以声音作为宣泄情绪的方法,建议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对着高耸的森林或无垠大海放声呐喊,相信透过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良的情绪宣泄方式一定可以消失无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吃西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