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祥文化
最美的月光诗---歌德抒情诗《对月》
山人老夫 整编
歌德(1749
—1832),德国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歌德曾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与创作比喻为构成金字塔的事业,而罗曼罗兰则说”放在歌德的金字塔顶端的花束“,便是他的抒情诗。歌德的《野蔷薇》、《五月之歌》、《湖上》、《对月》等抒情诗,短小清新,感情纯真,音节铿锵,韵律优美,被世人誉为歌德的绝唱,更由于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家为之谱曲,从而万口皆传,举世闻名。《对月》是歌德为施泰因夫人所作,初稿寄给施泰因夫人。本诗将诗人对施泰因夫人之爱跟对自然的感情美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德国抒情诗中最高杰作,被世人称为“最美的月光诗”。曾由舒伯特、龙贝尔克等音乐家谱曲。
对 月
歌德诗 钱春绮译
你又把幽谷密林,注满了雾光,
你又把我的心灵,再一次解放。
你用慰藉的目光,照我的园邸,
就象知友的眼光,怜我的遭际。
哀乐年华的余响,在心头萦绕,
我在忧喜中彷徨,深感到寂寥。
流吧,可爱的小溪!我永无欢欣,
嬉戏、亲吻都消失,更何况真情。
但我曾一度占有,可贵的至宝!
永不能置之脑后,这真是烦恼!
喧响吧,莫要停留,沿山谷流去,
流吧,合着我的歌,鸣奏出旋律。
不论你是在冬夜,汹涌地高涨,
或是你绕着幼蕾,掩映着春光。
福啊,谁能无憎地、躲避开尘网,
怀里拥有一位知己,共同去欣赏:
那种不为人所知、所重的风流,
在胸中的迷宫里,作长夜之游。
【欣赏】
此诗创作于1777年夏,当时歌德身居魏玛宫廷,被一群平庸的贵族所包围,精神生活极其贫乏。能够给他带来慰藉的,便是他的一位值得托付内心深情的爱人。每当歌德在喧嚣的宫廷里参加政务和社交活动,他的心情便闷闷不乐,而当他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中,欣赏月夜星空,谛听着潺潺流水,便不时写出优美的诗篇,以真挚的感情抒发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寄予他心中爱慕的情人以无限深情。诗中清丽、洁白的月光,指的是他心中的情人。诗人对“明月”、“流水”诉说衷肠正是对情人披露心声。在这样的诗篇中,爱情不再是与他的事业心相矛盾的感情,而是理想的寄托,事业的知音。
全诗分九节。前三节是咏月,从第四节转而咏流水。最后两节是诗人的感慨。明月、流水既是大自然本身,又比喻着诗人的情人。
脍炙人口的诗句,常常被人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中引申、发挥,而忘却了产生这些诗篇的原来背景。歌德的抒情诗也是如此。近两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歌唱。歌声在华丽、肃穆的音乐厅里回响,歌声在田野上飞扬,歌声在青年男女的嘴里低哼...
...歌唱者赞美的是自然;诗中的恋人早已纯化为一切女性的象征,而不再仅仅是歌德的恋人;聆听者所享受的,是歌德所描绘的自然之美和对爱情中或甜蜜或苦涩的不同心境所引起的共鸣,不再仅仅是歌德对他自己恋人的情怀。这种从特定的内容演化到普遍的意义,正是诗歌魅力之所在。
【主要参考资料】 钱春绮译《歌德抒情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