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塔罗塔罗牌吊人逆位殉道背叛星座 |
分类: 塔罗图意学 |
吊人的图意学
一.吊人的图意概况
塔罗牌中的吊人在英语中的常用名字是The Hanged
Man,意为倒吊着的人。但在早期的古意大利塔罗牌里,吊人的意大利名为il Traditore,也就是英语的The
Traitor,意为背叛者、叛徒。而把人单只脚倒吊起来,是意大利的一种极具羞辱性的惩罚,专门针对叛逆者。即便在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在被判死刑后就是被绑住腿脚倒挂于广场。
下面放出的是15世纪到16世纪的五张吊人牌图。

早期各副塔罗牌的吊人牌图与其他大牌比起来,显然要一致的多。从上面五张牌图中,我们看到一名单脚被绑、倒挂着的男子。吊人的架子为木制,由左右两根竖着的支架和中上方的一根横木组成。在上面列出的张吊人牌图里,有三张中的木架做的比较平滑,有两张比较粗糙。有两张牌中的人物的双手被绑于身后,有三张的双手则向下垂着。有两张牌中的吊人双手持着两包袋子,看样子应该是钱袋。从绑住吊人腿脚的工具来看,有四张牌是绳子,有一张是带子。另外,有两张牌中显示被绑的脚是左脚,而另三张则为右脚。
塔罗学者莫克利(Moakley)于1966年提出,塔罗牌中吊人的图意为“pittura
infamante”,意大利文表示臭名与羞耻的图像。当时一些逃狱或被通缉的罪犯,其通缉画像也常常被画着倒挂的样子。但是,由于这些图像都是布公于众的东西,所以很少有相关的范例留存。鉴于此,莫克利为自己的理论所找寻的证据都是一些关于文字性的书籍或材料。其实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安德列亚•德尔•萨托(Andrea
del Sarto)于1530年画过一些描绘羞耻的粉笔画,其中一些图如下所示:

其实描绘此类主题的艺术画在当时还是挺多的,比如1440年的安德列亚•德尔•卡斯塔亚和1478年的波提切利都在佛罗伦萨的监狱墙壁上画过此类倒吊人的图画。

下图出于1438年,描绘的一位遭贬谪的德国贵族,我们看到画中两旁的支撑木架和上面的横木都与早期塔罗牌中的吊人图像类似。

当我们把第一副的五张吊人牌图和后面这张文艺复兴时期描绘羞耻、贬辱的图像放在一起比对时,我们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类似,可以看出早期塔罗吊人牌的图意中关于羞耻的来源。不过上述提到的这些来源只是一种总体图意的来源,因为它们并没有显示出有些塔罗牌吊人图中被捆住的双手和钱包的符号。

二.吊人的图意来源与对比
1. 宗教传统
当我们对与吊人有关的的宗教艺术传统进行挖掘时,就会发现15世纪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塔罗牌设计者,对于吊人这一图像与图意一些可能的理解和看法。
下图描绘的基督教殉道者圣塞巴斯蒂安。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双手被绑于背后,同时再注意一下他的双脚,一只脚与另一只呈交叉,这些都与塔罗吊人相似。但是有个原则上的不同之处是,上图的人物没有被倒吊,因为这里的人物是一位忠实的殉道者,是受到祝福的。那么由此我们就能够推理说,倒吊的形象便是表示不忠和叛逆。所以,在但丁的《神曲》中,我们就能看到但丁将买卖圣职的叛徒教皇尼古拉三世描绘成一位被头下脚上被塞进了石头地里的人。下图就是描绘这幅场景的雕刻,虽然雕刻出自1861年,但是但丁的《神曲》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所以神曲中的这种描绘也证明了当时人们对于倒吊人图意中关于“叛逆”含义的理解。 

在更早时期,12世纪的一副浮雕,展示的是西门•马古斯从天上掉落的形象。西门•马古斯是罗马城有行邪术的人,能在空中飞翔,后来彼得和保罗跪地祷告让其停止邪,马古斯便立刻从空中跌落在地上,跌断了双腿。下图描绘的就是他飞到一半掉下的情形 

当时还有一些类似的图画或雕刻则是描绘堕落与傲慢的路西法被头朝下地扔出天堂。

这里,我们比对一下前面放出的三张图片,忠实的殉道者圣塞巴斯蒂安、神曲中的叛徒教皇尼古拉三世、邪者西门马古斯。我们可以发现,描绘善者与忠者采用的是头上脚下的正姿,而描绘邪者与叛徒的则为头下角上的倒姿。正如我们之后马上要讲到的“启示录传统”,这种倒吊形象在启示录艺术传统中也很常见,而且这些形象代表了就是地狱与惩罚。
但是,在宗教传统中也存在着相反的例子。比如下图展示的是圣彼特被倒吊于十字架上殉道的情形。

该图源于1435年比萨的祭坛装饰画,表达同样主题的图画也可以在罗马基督堂的一扇大门上看到,也能在1320年由画家、雕刻家乔托的作品中看到。这幅图像所说的故事和上面提到的西门马古斯有关,正是由于圣彼特的祷告使马古斯从空中掉落摔断双腿之后,由于马古斯是尼禄王的宠人,尼禄王因此心怀恼恨,特别又因为圣彼特等使徒的到处传道,触犯了这名暴君,他将圣彼得逮捕入狱九个月,随后拉上刑场,先被鞭打,再被钉十字架。据记载:在钉十字架之前圣彼得要求将自己倒钉于十字架,因为他觉得耶稣是正钉十字架的,而自己不配与耶稣同列,故要求倒钉,最后他被勇敢地倒钉在十字架上而殉道。

由于这一故事以及由这个故事所衍生的艺术作品在塔罗牌起源时期比较为人熟知,所以塔罗牌设计者在考虑吊人图意设计的时候,除了之前提到的叛逆、不忠与羞耻之外,圣彼特的殉道的内涵应该也在其中。
2. 启示录传统
启示录传统及依其而作的艺术中存在许多与塔罗吊人图像相似的作品。绝大多数的启示录艺术作品都是描绘了一个头朝下脚朝上的人坠入地狱,接受最后审判的惩罚。
1500年左右由西格诺里在奥维多大教堂所作的壁画如下:

图中显示的是一位贵族在地狱接受惩罚的情形,其中的人物双手被绑于身后,倒吊于绞刑架上,与早期塔罗牌的吊人图像十分相像。类似的图像也出现在14世纪维博尔顿教区教堂的壁画以及16世纪的油画中。

再看一下这张图:

这张图名叫地狱之口,作于1475年,图中同时画着一名倒吊的人和一名正立的人,这里两者都代表着罪人。

无独有偶,16世纪在巴勒莫有一副描绘最后审判的地狱景象艺术画,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接受惩罚的人群中有不少是被倒吊起来的:

该壁画的作者是我要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乔瓦尼,作于博洛尼亚圣彼德罗尼欧大教堂。该图与早期塔罗牌的吊人形象异常相似,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由于该壁画的时间要早于1410年,所以不太可能临摹自塔罗牌的吊人,但是反过来说,塔罗牌吊人的图像倒是有可能参考了这幅壁画。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客观的说法是,不论是塔罗中的吊人还是这幅壁画,描绘的都是当时代表羞耻的图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用倒吊的人来形容羞耻、叛逆是当时的一种文化与艺术惯例。

三.吊人的图像分析
从早期塔罗牌吊人图像来看,其应该是反应了当时的代表羞耻的图画,以及反应末日启示观念中坠入地狱的惩罚。从表面看来,羞耻图画与地狱惩罚似乎没有关系,但从本质上说,按照当时的思想与文化环境,一些羞耻图画可能就是意味着让那些犯罪的人在死后遭受惩罚,如此,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要说羞耻图画起源于末日启示观中地狱惩罚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塔罗中的吊人图像可能表面上来源于当时的羞耻像,进一步看则可能源于末日启示的观念。
从愚人开始一直讲到吊人,从吊人开始往后的牌,我们会发现其在来源和对比上会更加接近启示录传统,我们会发现从吊人之后的塔罗牌图会在启示录传统中找出越来越多的类似作品。就吊人牌图来说,我们在将吊人与当时一些传统艺术作品做对比时就知道,吊人形象几乎就可以最后审判
我们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与吊人牌图类似的图例,其实都和“死亡”的主题相关。这也难怪,在塔罗大牌的排序中,吊人之后就是死亡,死亡之前就是吊人。下图1440年左右的一副艺术画中的一部分,展现的是代表死亡的骷髅底下,有一些头下脚上的倒吊人物。

下图则来自15世纪的画家弗拉•安吉利科于1431年的作品。画中描绘的是一个倒吊的人在两名正立人物的中间,其中一名正立的人物手中握着一把死神专有的大镰刀。
在解说塔罗的命运之轮牌时,我们提到了1525年的一本名叫“Triumpho Di
Fortuna”的占卜书,书中有一则问答正好与塔罗牌的吊人有关,该问答中的提题是这样的:“ Quel cha l’huomo, o
alla donna per li loro ma pensieri
averra(当一个人产生邪念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其中有一则答案如下图:

该图的中间画了一个被倒吊着的人,而底下的注释文字翻译过来则为:“如果你做出残忍、毫无人性、为人不恭、背叛自己的君王或亲人的行为时,那么我将看着你受到倒吊的制裁。”
从上可知,倒吊形象的图意在当时是一种惩罚,分世俗方面和宗教方面。但是有时在一幅图中同时出现的正立形象与倒立形象并不能说倒立就是惩罚、正立就不是惩罚。因为在上面展示的一些图中,像地狱之口图,图中正立的人同样也是代表坠入地狱接受惩罚。但是在那时,倒立的形象则更为常见,因为在中世纪后期的视觉艺术和戏剧艺术中,观者都知道采用倒立或倒吊的形象是一种警示,告诉观众若多行不义在死后将会受到的惩罚。
关于吊人的寓意,可能最为重要的要数但丁《神曲》中的第一部地狱篇,但丁和他的向导维吉尔向下来到地狱的最深处,但是当他们抵达地狱底部时,但丁被倒置过来,并开始从地狱到天堂上升过程。对但丁来说,这种倒转的经验是一种对旧有观念的颠覆,也是之后进行的灵魂升华所需要的转变。所以,后来的神秘学家在解释吊人牌时,就将其意义视为一种观念上的逆转和一种极为关键的经验。这种解释对15世纪和16世纪的塔罗牌设计者也是很熟悉的,因为其来自于但丁文学作品神曲中的内容。
这种倒转的象征是灵性提升之路的必要一步,这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来说就异常熟知了,所以在当时的人看到当时塔罗牌的吊人时,他们或许会认为是愚人之旅进行到此处时的颠倒转变。克莱尔沃的伯纳德将这种经历灵性提升过程中的倒逆描述如下:我们就像是小丑和杂耍者,头下脚上,展示着非凡、离奇、特别的行为与举止。
四.吊人的图意解释
这里留待的问题是,15世纪的塔罗牌设计者是怎样看待吊人这个图意的。结合当时的文化环境以及同期艺术作品的对比,应该说他们最有可能的是会将这张牌的图意视为羞耻画,还有一种便是惩罚的象征。这两种图意都与背叛和惩罚有关。
除了上述这种负面解释之外,还体现了圣约翰殉道时主动要求将自己倒挂于十字架的谦逊态度。所以,当倒吊的形象可能被当作惩罚之外,这种主动将自己置于逆转状态的行为则体现了但丁神曲中所表达的灵性提升的转化经验。所以这种代表“逆转观念”的意义对塔罗牌设计者在设计吊人牌时应该也起到了一定影响。这种自愿的倒吊使得吊人牌被赋予了一种神秘主义式的含义。
参考资料:
《Tarot Symbolism》by Robert
O'Neill
《Iconology of the Early Tarot》by
Robert O'Neill
《Iconological Essays of the Early
Tarot》by Andrea Vitali
前一篇:炼金术塔罗牌:女祭司、皇后
后一篇:炼金术塔罗牌:皇帝、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