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柏拉图派哲学与塔罗(2):柏拉图哲学与新柏拉图主义

(2009-11-04 19:07:19)
标签:

塔罗

柏拉图

普罗提诺

哲学

神秘主义

星座

分类: 西方神秘学、哲学与塔罗

 亮翻译整合于2008-2009年
参考资料:
《Tarot Symbolism》by Robert O'Neill
《The Tarot: History, Symbolism, and Divination》by Robert Michael Place
《A History of the Occult Tarot》by Michael Dummett and Ronald Decker

  

在以下的阐述中,我们只是对这一庞大的思想学派进行概述。我们所要了解的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得到重振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发展于古老时代的许多哲学家们,所以我们故事自然要从柏拉图开始说起。

1、柏拉图

柏拉图对特定的客观事物与人类的主管理念之间的区别具有深刻的发现。特定的客观事物比如一棵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另一方面,人类主观理念中的树,则是与客观层面所相对的主观层面的概念,它相对于客观上的树而言是两种不同存在形式上的概念,这种概念并不是通过我们感觉器官所知晓的,而是通过我们的思想,是人们思想中的一种普遍的概念。

那么在这里,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对客观物质的感知是如何导致那一个主观理念的。因为客观层面的东西永远都无法造成非客观层面上的实现。一个人无需看遍千千万万种树就能了解这个“树”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人随着第一次看到树他便知道了“树”。柏拉图通过一个年轻的男孩证明了仅仅通过客观实在物是无法学会几何学的,更多的是靠记住几何原理,或者至少是从其他来源来得出一些几何原理的结论,但这个来源绝不是客观实在物。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指出:特定的客观对象就像是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阴影,而对洞穴之外真正受到阳光普光的世界的理解之源绝对不可能出于洞穴之内。人类意识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概念不可能通过特定的客观事物来获得解释。它们非物质性的特质必须也得通过非物质性的原因来解释。

所以,正是因为客观对象物的客观物质性,使得这种普遍的概念不可能由其来解释,而是应该由一种非物质领域来解释,我们将其称为“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的存在想必和物质世界一样,理念世界就是精神世界,里面也有类似于等级排序,一些比较常规和普遍的意识就会相对于那些非普遍的意识而位于前列。在理念世界的最高点,则为“太一”理念,至善至真。这就构成了柏拉图哲学中的“上帝”。

柏拉图哲学中的太一观念与犹太-基督教中的上帝很接近。很多基督作者都对柏拉图的哲学观持接受态度,这些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包括了奥古斯汀,还有德国神秘学家Eckhart(罗马天主教神学家)。因此,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到后来很容易地被融入了基督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模式。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柏拉图哲学和神秘主义的喜欢正是它们在当时广受欢迎的原因。

精神世界至高的理念世界使得柏拉图将哲学家的生活视为理念的生活,是一种沉浸于对神性意识的冥想并使得一个人提升到自身最高境界的生活。这也就使得许多其他的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都视柏拉图为自己神秘主义观念的最高表达。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流传到文艺复兴时期学者手里的柏拉图哲学并不纯。柏拉图的成果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太多,而在当时广为流行的与柏拉图哲学相关的文字作品大多都出于后期的哲学诠释者之手,他们被后人冠名为“新柏拉图派哲学家”:斐罗、普罗提诺、波菲利、普罗克洛斯、以及杨布里科斯等。这些新柏拉图主义者以柏拉图的哲学观念为基础,发展了一套与神秘主义宗教思想所贴合的神秘主义哲学。


2、普罗提诺

在新柏拉图主义群体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卓越的人物之一便是普罗提诺。普罗提诺于公元前203年生于埃及。他在埃及的亚历山大省的学校学习哲学,然后受教于阿摩尼阿斯·萨卡斯。普罗提诺到过波斯为的是学到第一手的波斯哲学,后来在他四十岁时来到了罗马,担任了教师,并在罗马渡过了自己的余生。相比哲学家的头衔,普罗提诺被更多的当作了精神的指引者,因为他给人的建议都非常宝贵。由于他是一位颇有系统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体系极具影响,所以截下来我们将对他的哲学思想进行学习和了解。

对普罗提诺来说,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界限是绝对存在的。上帝是绝对的超验,是太一,超越于所有的二元,超出人类的认识范围,无法用人类的经验去描述,只能以否定的方式去诠释它,只能从“它不是什么”这个角度来说,而无法说成“它是什么”:它不可测、非物质、无限等等。因为任何正面的描述都暗含着“限制”,但它却是超越于所有限制的一种无限。

在太一与人类之间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这样一来就等于是说人类永远都无法获得上帝的任何知识与智慧。如此,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便是,至高无上而超验的上帝是如何来创造世界的。另外一个与之相应的问题则是,人类如何来逾越这道鸿沟以接近上帝。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宗教问题,普罗提诺也更像是一个神学家。

普罗提诺也是一位神秘主义者。他七年内与上帝联合的次数不下四次,同时,他还是一位秘法家,也就是能够引导其他人达到这种经验。于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人不但视他为哲学家,更多的是把他当为精神导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将哲学也更多的视为一种到达上帝之处的方法。普罗提诺认为,人类拥有到达上帝之处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人的内部,而无需外力。人类只需运用和行使这一上帝赋予的天赋即可。他的这种观点也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

普罗提诺坚持上帝是绝对超验的哲学理论,这就留下了一个问题,即上帝是如何来影响物质世界的。所以在上帝和人类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体来联系两者、来作为那个鸿沟的“桥梁”。在基督教中,那个联系两者的桥梁就是耶稣基督,同时拥有神和人两种特质,如此他才可以去整合联系上帝和人类这两个“极”。

而对于普罗提诺来说,他对上帝和物质世界之间的中间体所提供的理论则是“流溢”。因为上帝是无法被概念化的,所以他就使用一种象征式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而且在他看来,这种解释方式并不能使用理性的知识来理解,而是应该采用直觉。那么这里就要说,塔罗的设计者们很可能就是吸收了普罗提诺的这种方式,采用了一种符号象征手法来表达这种一级一级向上发展的阶梯式的流溢。

通过流溢,太一创造出了“Nous奴斯”,即理智或称心智。由太一产生的理智这个方式,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如头脑所产生的思想,因为思想是可以从心智中分离出来的。这里我们要记住的是,太一产出了理智并不是说太一就会因此而改变,太一是不会变的,因为理智从太一产生出来就好比阳光从太阳那里放射出来,太阳本身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那么普罗提诺自己所给的比喻就是“镜像”:就如一个影像在镜子中的得到的另外一个实体,镜像是不会对本体产生任何影响的。

在之后的下一步流溢中,奴斯产出的是“Anima Mundi世界灵魂”。世界灵魂的产生就好比阳光照射到月亮之后的反射从而所形成的月光。世界灵魂是物质世界中针对万物创造和支配的一个“源”。

普罗提诺就这样为太一和物质界之间创建了一个衔接的桥梁:奴斯和世界灵魂。后期的新柏拉图派哲学家,特别是杨布里科斯,在这个中间体上下了一些功夫,又额外增加了很多流溢的层次。由于塔罗牌所表达的也是这样一种阶梯式的多重流溢模式,所以塔罗的设计者应该就是以普罗提诺的理论为基础,采纳了后期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方式,以多重流溢模式为基础使塔罗表达从人类(魔术师)到世界灵魂(世界)之间的这一流溢过程。

另外,普罗提诺也就是用这种类似的流溢理论来阐述人类的灵魂是如何被带入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灵魂都源于奴斯,通过世界灵魂来到物质世界,不过虽然个体的灵魂被带入物质世界,但它并没有脱离那个理念世界。由于在奴斯里并不存在世俗观念里的三维空间和时间。所以,当灵魂与肉体结合的时候,它仍旧属于世界灵魂,并通过奴斯与太一发生联系。

灵魂/肉体的概念跟理念/物质的概念类似,都很重要。人类本身就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缩影,即小宇宙,在人类内部的天性里拥有解释世间万物的原理的能力,因为他的内在是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整合,像灵魂和肉体这两种不可调和的二元,但同时人类也拥有超越二元的方法。这种人类是宇宙缩影的观念提供了学习哲学的动机。在对从太一到物质的关系的理解中,他可以发现灵魂对肉体支配关系的基本法则。随之通过对人类内部本质的研究,他可以进而获知其他世间万物的本质。

这种微观世界的概念也是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对于魔法所持态度的关键。人类联合了精神和物质并因此构成了一种连结上天与地球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意识的作用,他影响到自己身处的外部世界。通过魔法的仪式,他还可以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进行影响和改变。因为人类本身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所以他自然也可以影响到所有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流溢与塔罗之间的确拥有极大的相似点。如果将塔罗牌视为一种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阶梯式流溢过程,那么魔术师就相当于物质世界,而世界牌就相当于精神世界,而作为中间点的第十一张牌的力量,说的则是象征精神的女人与象征物质的狮子之间的直接沟通。

流溢理论所产生的层次递升概念同样也指出了人类回归太一的路线。通过实践美德来净化自己的灵魂,并由此回升至太一。在其最低的层面为美学,通过对美的沉思与评定,心智就会被带至世界灵魂,因为世界灵魂就是这种‘美’的主动因。

在接下去一个较高的层面则是理智美德,这是一种对智力的操练,也是人类最高的才能。理智美德涉及了对真理的理念世界的深刻冥思,这种冥思可将人带至奴斯之处,因为奴斯就是那一个智慧之源。

最高层面的美德则是被普罗提诺称之为一种叫做忘我的境界。作为绝对超验的太一是不能通过对人类自然心智或意志的提升所达到的。要达到与上帝的联合就需要做到忘我,即使人脱离自我。这种入定、出神的智慧状态可以使一个人得到暂时回归于太一的机会。普罗提诺将这种经验描述为“博爱”,达到灵魂的极乐状态。

这种人类最高的目标和最高层次美德是神秘主义的最高达成境界。对自然美的冥思和对神圣智慧的冥思可以将人做到与上帝的联合,通过世界灵魂和奴斯这两个流溢层回到太一。这种从物质世界返回精神世界的过程就是塔罗大牌从第一张牌依次到第二十一张牌这个过程所反映的主题。而处于中间的十一张力量牌,描述的是一名女子对一头狮子的驯服,这可以视作灵魂通过达到对物质(或欲望)的控制从而获得自由。

这种神秘主义境界的观念是一种最高形式的知识,是一种从历史上远古时期到现代的一种普遍的信仰,这可以从术士和一些诗词作品中反映出来。虽然我们从二十一世纪的理性和科学角度去看会觉得很怪,但这种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会被觉得怪。在整个中世纪时期,神秘主义的思想理念是受到支持和欣赏的。新柏拉图神秘主义者对当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即便是托马斯. 阿奎那——十三世纪最知名最伟大的哲学融合家也认可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普罗提诺,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将柏拉图的哲学根基发展成为了一套神秘主义理论。他的整合受到中世纪和基督教人士的广泛接受,在哲学家或神秘主义者的群体中造成了一种向新柏拉图主义者方向发展的倾向。这方面的详细情况,我们也会在之后关于“基督教与塔罗”的专题中讨论基督神秘主义对塔罗设计者所起到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