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路客
天路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5
  • 关注人气:62,4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对照研究中一定要注意研究组间基线资料的可比性

(2012-09-13 20:46:56)
标签:

中国

可比性

基线

统计学

金海

杂谈

分类: 野狐扯

对照研究中一定要注意研究组间基线资料的可比性
  ———评近来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好坏的讨论

 

  作者:天路客

 

  拜读了网友金海的文章《再看钱学森论教育的问题》,讨论了中国的“人才”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拜读了未火的评论文章《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好有什么根据?》,我比较倾向于未火网友。

 

  统计学上强调对照的原则,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加两组之间的可比性,增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两组之间的比较,不仅仅是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在研究开始时,两组之间的基本数据是否有可比性(compatibility),也就是说这涉及到分组的方法问题,以及分组后两组的资料数据是否平衡的问题。

 

  统计学中有个基本概念“基线”(baseline),所谓基线是指研究措施执行前,被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具体到文章中涉及到的问题,因素有很多,未火网友也说到了一部分,不再重复,实际上,同一个研究方法或者同一种处理措施,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不同的结果,往往是由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基线资料差别所致。

 

  在研究中一定要对得到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确保基线资料的平衡,这样研究结果才有意义,才有说服力。所以,统计学中一般会对资料做可比性分析、变异因素分析等,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但又不太清楚的朋友们可以自己查资料了解一下。

 

  保证结果可靠的关键是一定要保证基线资料的可比性,具体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简单说一下,一般会有如下措施(本文不是讨论统计学,都不展开说明):

 

  确定受试对象的选择条件
  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
  必要时分层分组
  防止向均数回归现象的影响
  减少基线资料的变异

 

  所以,未火的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金海的结论的是建立在基线资料可比性不强的基础上泛泛得出来的。

 

  2009.11.21

 

(XYS20091122)

 

链接时请用: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education/misc/jiaoyu17.tx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