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标签:
科林斯古希腊古罗马爱奥尼亚《建筑十书》 |
分类: 野狐扯 |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15世纪以来,建筑学研究者发现了包括古希腊的三个柱式和古罗马的五个柱式。最早的柱式来源于古希腊,之后为古罗马所使用和修改。每种类型都有各异的柱头形式,包括过梁(额枋)、雕带和檐口。
按柱式雕刻的顺序,由最粗壮原始的到最苗条奢华的柱式依次是塔司干柱式(古罗马)、多立克柱式(古希腊和古罗马)、爱奥尼克柱式(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古罗马)、科林斯柱式(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组合柱式(古罗马)。这其中有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是由古希腊人发明的。随后古罗马人增加了比多立克柱式简单的塔司干柱式,以及比科林斯柱式还繁杂的组合柱式。
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介绍了有关古希腊柱式的传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教育家塞利奥出版一系列关于古典建筑样式的书,在第四册书中,首次出现了对古罗马的五种柱式划分等级的说法。随后著名的建筑大师安德烈亚·帕拉弟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在威尼斯发表的论文《建筑四书》中明确将柱式系统规范化,形成了被建筑界广为接受的建筑立面设计规范。他设计的维琴察圆厅别墅(Rotonda
in Villa Capra,1550)就是采用此规范的典范。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http://s6/middle/4b44e2b1h7725b3317255&690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http://s3/middle/4b44e2b1h7725b35bd282&690
http://s6/middle/4b44e2b1h7725b35ee585&690
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http://s6/middle/4b44e2b1ha77903720535&690
http://s6/middle/4b44e2b1ha77903f8ee05&690
(以上文字来自wikipedia)
提到古希腊,谁也不会对他的建筑无动于衷,任何谈艺术的话题谁也不会不谈到它们,大略说来古希腊建筑共有三种柱式:这三种柱式分别来自古希腊的三个城邦的名字: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比喻一下的话就是多立克柱是雄伟强壮的男子汉,那么爱奥尼亚柱就是一位成熟风韵的少妇,科林斯柱则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其实希腊人也好、罗马人也好(当然了,罗马人较希腊人比较没有文化,大多是对希腊的拙劣模仿)都相当有历史感,帕台农神庙历经几次战火(在与土耳其人打仗时,帕台农神庙居然成了土耳其人的弹药库),但他们尽量都用以前的残片修复,得以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以致欣赏,不像我们啊,动不动就要重建圆明园,甚至要改造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