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校园生活感动瞬间家有小女初长成 |
说起女儿“帮扶”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结果是她选择了“帮扶”。我顺便问了一嘴:“都帮啥呀?”“内容可多了,给他部置作业,帮他听写,检查背课文,反正无论什么他都得听我的,下次考试他必须得有明显的进步,不然的话就是我没帮到家。”嗯,听上去不错。
随后几天,女儿开始了像模像样的帮扶——又是给听写,又是检查背诵。还兴奋地告诉我,她觉得帮助别人挺好的,王小东主动学习了,自己也复习了。望着她红扑扑的小脸儿,我也觉得很开心,本来中国的孩子就少有做义工的机会,也较少能体会到助人的乐趣,我为女儿感到骄傲。
一天中午,女儿见着我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说她发现王小东越来越可爱。“是吗?”开始时她可不是这么想的,在她眼里,王小东就是差生,差生肯定不可爱了。我问她怎么可爱了,她说王小东今天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可以问她一个问题吗?她说可以,王小东就问:你觉得我有点进步了吗?女儿肯定地告诉王小东他真的进步了。王小东听了高兴得不得了。
听到这,我笑了,多可爱的孩子呀!我借机告诉女儿,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学生,就算他们“公认”的差生,比如王小东,他们也想学习好,也想进步,就是总做不好,这不都是他们的错。你觉得呢?女儿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又过了两天,女儿拿回一篇作文,是王小东写的,就是上面你看到的那篇《快乐的我》。女儿说有点麻烦,他写跑题了,不知道怎么给他改,想让我帮帮忙。于是我看见了王小东写的《快乐的我》。确实写跑题了,但写的很可爱,看得出他是用心写的。
我读了好几遍王小东的作文,很明显他想写好。不然他不会这儿写一下,那儿写一下,好像把什么都想写出来。这恰恰犯了写作文的大忌。其实不是他不想写好,他是太想写好了,越是这样越不会写。他是多么想让别人或女儿了解他的生活,他是怎样的人,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写的还可以,起码真实,也可爱,只是离《快乐的我》有点远了。
王小东这样写到:“我在学校学习有点差,听课有些不认真,但我的品质老师一直夸。”“一会儿差了,我也不高兴,老师家长为我担忧。”多好的一个孩子呀,也许他考不上清华北大,但他可能成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男子汉。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孩子来说,考清华北大不是人生的惟一,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帮扶”帮一个孩子提高成绩只是一方面,帮他树立信心,帮他学会爱人,帮他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一个好孩子,也许更意味深长。毕竟一个人总觉得自己是差生,处处不如人,对他的成长是致命的。
小时候我的理想一直是做老师,小学老师或幼儿园阿姨,我一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都是好孩子。我不知道如果真做了老师我还会不会这样想,但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我不喜欢把一个人特别是上小学的孩子绝对化,成长过程的蜕变无人能预料。我们的教育在偏离轨道,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被扭曲,还好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能力,但愿在女儿长大后的那个时间段有更多更好的改善。
我很感激女儿的老师能想到帮扶,也许长大后,王小东已不记得当年还有个叫小妖的女生帮扶过他,但对小妖来说,助人的快乐将伴她一生。因为爱别人,帮助别人,实际上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其中的乐趣只有“帮扶”过的人才知道。那是真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