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也要谨言慎行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浅谈 |

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身份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保障部长,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可以正常供给,还是教师,引导他人生启蒙的初级知识。
也要做好他精神上的引路人,前进路上的好知己。
他,就是他。一个需要我们尊重和爱护的个体。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要确立他个体的特性,这样我们就会懂得尊重。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看成了可以任意让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吼一声、骂几句,孩子唯有听着的份儿,回嘴、顶嘴,都是我们认为不尊重父母的表现。但是,所有的力都是相互的,尊重和伤害也是相互的,你要求孩子尊重你,是你父母的身份还是你做人的标准?
当你对孩子的不尊重,变成不知不觉地伤害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未来对你的不尊重,对你言行的不屑?那时,你身为父母的身份也再不能震慑孩子的叛逆,你又如何继续做他前进的引路者?
甲的妈妈说:好的,知道了,注意安全,早点回。
甲听了之后开心地应了。
乙的妈妈说:你说和谁一起就和谁一起?你说去哪儿就是去哪儿了?
言辞犀利,充满了不信任。
当真话在被怀疑的时候,那种感觉使得孩子受到的伤害更深一倍。为什么你不敢相信你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是因为你知道他谎话连篇?还是因为你对他话里的真实度没有信心?
我们自己也都是从被管教被约束的孩提时期过来,想一想我们是否完美达到了父母的期盼目标?是否我们就没有惹过父母生气?父母怎么做的?是让我们害怕的责罚还是让我们心悦诚服的引导?我们大可以借鉴让当时的我们愿意接受并因此改变的方式。
说实话,曾经孩提时代的我最怕的是爸爸语重心长的谈话式教育,那样的场面反而让我心里产生愧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对不起父母;反之,如果他们神色严厉的训斥甚至打骂,我反而更倔强地不低头,认为他们不了解我,不尊重我,更别提冤枉我,那更不行!
当你认为孩子应该懂得的道理不应该再犯的错误出现时,别急着去发脾气,先冷静三分钟,让自己的火气降下来,了解清楚真实的情况,孩子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引导!千万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孩子只知道父母说这样是错了,却不知道为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会有严重后果?
要做好父母角色其实不难,不要让孩子怕你,要让孩子敬你;要让孩子体会你的良苦用心,感受你的真挚之爱,用适合他的方式去陪他成长,引导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