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参加了一个老同学聚会,班长约我时特意告诉我:“这次和以往的小团体聚会有所不同,这次有几个从来没参加过的人也约到了。”聚会的场面热闹而激动我就不一一表述了,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参加过这样的聚会。那天给我带来强烈触动的不是我见到了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友,而是当年团支书李敏对婆婆的孝顺。
中午和大家一起聚餐之后,几个好热闹的哥们姐们强烈要求去K歌,我不喜欢唱歌就借口还有事准备开溜,李敏也坚辞说家里有事,于是午饭后我们两个人就提前脱离了聚会活动。班长醉意朦胧的让我一定把李敏送回家:“你和她正好顺路,我知道,你一定要答应我。”李敏开始还推辞,见她不上车,班长就不走开,我也笑着请李敏上车:“上车吧,咱们俩正好聊聊。”
李敏当年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在我们眼里是一个言行都颇有些豪迈的假小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我们已经是十多年没见面了,此刻,坐在我旁边的她温婉得如同琼瑶笔下的女子。十几年的光阴再现在我们的闲谈中,李敏知道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我也了解了她的目前状况。
李敏曾经也很幸福,可是前年她爱人出车祸走了,留下了七十多岁的婆婆和十岁的儿子,婆婆失去儿子后患上了老年痴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身边不能离开人,李敏只好把老人送进了敬老院,有时间就去看看老人。李敏告诉我:“今天本来是去看我婆婆的日子,班长他们约我时,我想推辞来着,后来他说多年没联系上我,约上我不容易,别不给面子,我不好意思再推了,这才来的。我还要赶去敬老院看我婆婆。”我正巧没什么事,就提出今天下午可以给她当半天全职司机。
我们先到超市给老人买了些水果,李敏又买了点心和无糖酸奶,陪她回家给老人拿了两件冬季穿的换洗衣服,这样折腾下来赶到县城外的那家敬老院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正好是院里晚饭时间,房间里有两个老人,一个老人正在用手直接抓了米饭往嘴里送。李敏急忙走过去柔声批评:“妈,勺子呢?怎么又忘了使勺子?”边说边拿起勺子递到老人手里:“来,这么拿着,对,舀一勺菜。啊,张嘴,对,吃了它。”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我站在一边看着个子高高的李敏一直半躬着腰,耐心地边教边喂婆婆吃饭,那勺子一会在老太太手里,一会儿在李敏手里倒换着。那一刻,我心里有想哭的冲动,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对婆婆还这么精心的伺候着,实在难得。
李敏给婆婆放好水果和衣服,请同室的那个阿姨多担待婆婆的糊涂,又和工作人员交待了几句后才和我一起离开。刚才喂饭的一幕还在我脑海浮现,我问李敏哪里来的耐心对婆婆那么好?她笑笑:“其实我的耐心还是我儿子教育出来的。刚才你也看到了,老太太总是忘了用勺子吃饭,所以我们只能反复教她,有一次我儿子给他奶奶喂饭,他说:奶奶,来,这么握勺子,对,就像您原来教我那样吃,真乖,真是我的好奶奶。老太太听着高兴着呢。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反哺的含义,怎么去回报?就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其实我儿子也很顽皮,可在奶奶面前从来都是柔声慢语像哄孩子似的,也怪了,老太太现在就认得我们俩个,连她亲妹妹都不认得了。”“工作人员呢,她们不管喂饭吗?”“她们顾不过来,一般就管那些卧床不起的病人,那种人收费也高。我承担起来够呛。”李敏坦言道。
想想李敏一个人的工资既要供儿子上学又要负担婆婆的入院费确实不容易,我的眼圈又红了:“没想过再找一个人帮你吗?”“人家一听我又有儿子又有婆婆要养的,都吓跑了,这么两次下来,我也没那心思了。”李敏轻笑一声提醒我:“别替我难过啊。其实我现在过得挺好的,特充实。儿子懂事,学习也不用我操心,我每天上班挣工资养着一老一小,心里牵挂着他们的衣食冷暖忙得不得了。经过那一劫,没什么再能难住我了。”说着右手一挥,好像所有的不幸和困难都在那一挥间被打败了。
“和你一起待半天了,这动作才让我看出你原来的豪迈。”我也放松了,不再替李敏感到难过,生活赐予她的,她学会了坦然面对,感恩付出,日子在她的眼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挺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