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和我去世的公婆是世交,因此我和老公每逢节假日都会去李阿姨家拜访。五一前夕,李阿姨家的华哥打电话让我们五一放假一定去,说有事请我们帮忙,所以,五一那天一大早,我和老公就驱车前往李阿姨自己居住的老房子去赴约。
我们赶到时,华哥早到了,他弟弟出差在国外还没有回来。李阿姨见我们去了,高兴得忙着沏茶、洗水果,老人家不知道我们此行前来是带着她儿子交给的任务来的。
李阿姨有两个儿子,孩子们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华哥的小家和李阿姨他们的老房子都在一个县城里,弟弟的小家在大兴,老两口这些年依次帮着两个儿子哄孙子,等孙子们都能独立上学、放学以后,他们就搬回了自己的房子,回归了家庭初始的二人世界,应了那句少年夫妻老来伴的老话。
去年王叔叔去世了,从此李阿姨形影单只,家里出来进去的只有自己,凄凉了很多。
来的路上,我和老公谈论着李阿姨为什么不肯和华哥他们一起去住呢?一个人住怎么能让孩子们放心?怕看儿媳妇脸色?不会吧,一直都听说华哥家嫂子人特好,对老两口也孝顺呀?华哥让我们帮着劝劝,我们能劝得动李阿姨搬去他家吗?李阿姨顾虑的是什么呢?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我们也不敢直眉瞪眼的上来的就劝,本来嘛,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这晚辈儿更不能问东问西了,只能慢慢等时机。
就在华哥悄悄使眼色让我们张口的时候,没想到李阿姨自己先说起了这件事:“你们今天来也正好,我呀,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帮我劝劝你们华哥,别总是让我去他那里住,他那里房间也不大,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挺好,我这个老太太去了,他们下班回来还要照顾我吃喝,还要抽时间陪我聊天,回家里也不放松。我呢,你说一个笨老太太,在孩子们那里什么忙也帮不上了,还给孩子们添累赘,那哪行?我想好了,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是让孩子们不放心,也寂寞,我想过了这个五一就去敬老院住去,那里也有好多伙伴,唱歌、跳舞什么活动都有,我去探过几次路了。”李阿姨说到这里,孩子似的笑了:“这是你们王叔叔走了以后,我自己给自己做的最好的安排。”语气坚定得让我们几个晚辈面面相觑感觉无法再用什么理由让她老人家改变主意了。
吃午饭时,老公喝酒,李阿姨告诉我一定要管住他的嘴,让他少吃肉,少喝酒,我假意瞪了老公一眼:“听见没有,李阿姨也让我管住你呢。”李阿姨苦笑了一下:“你们年轻就是好呀。”又说起王叔叔扔下她一个人的凄凉:“你们不知道呀,你王叔叔这一走,剩下我一个人就跟傻子似的,我现在怕变傻了,自己没事儿都在家里捣腾话给自己听。以前家里的大小事情没用我操过心,现在干什么不得我自个儿去呀,第一次去邮局取退休费折腾了半天,给我累的够呛。我让人家工作人员一步一步教的,人家看咱老太太一个人,还真挺热心的,没嫌弃我笨。”我忍不住心疼的问她:“您为什么不叫华哥去给您取呢?”“没有,我想好了,以后我这里的事情要尽力自己去做,不能让孩子们整天还为我惦记这个那个的。你王叔叔去世以后,你华哥他们都提出来让我和他们一起住,我不去,孩子们工作都挺忙的,孙子辈的上学也牵扯他们精力,我这么大把年纪了,去了一点儿忙也帮不上,还只能添麻烦,做妈的不忍心呀。”我和老公对视了一眼:看来李阿姨不是不孤独寂寞,而是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这层心思在半天里反复和我们唠唠,可见母亲的心里孩子们的利益胜于她自己所有的寂苦。
李阿姨的话让我心里酸酸的,少年夫妻老来伴,失去了相伴一生的爱人,那份寂寞谁能解?最需要儿女们在身边宽慰的她,为了儿女的利益,放弃了本该儿孙绕膝的天伦,选择去敬老院度过余生,那深厚、伟大的母爱恩情,让儿女无以为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