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又快放寒假了,仿佛配合学校放假一般,很多外乡做生意的也陆续开始返乡过春节了。街上的店面有的已经停业了,老板在门上挂了一张公告:小店暂时停业,给您带来不便请原谅。这带来的不便是千真万确的。
每年春节前后都有那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不得不自己做早点,想偷懒都不成,街道上也冷清了许多,这种状况一般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乡亲们才会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回到需要他们的我们身边。
本来我家小区外有一排门脸房,卖蔬菜、水果的、早点的,给我们小区里的住户带来很多的便利。可是随着春节的临近,大部分门脸房都无情的拉下了它们那铝合金的大门,一个大黑锁锁住了里面曾经热情接待我们的笑脸,把我们甩给了严冬的冷风。
卖早点的那家是上周五走的,周三那天我去买包子和馄饨,等着老板娘给我煮馄饨的功夫,我和忙着炸油条的老板聊天:“今年还走吗?”“走,后天晚上的火车。”“哟,后天就走啦?”老板话一出来,我觉得太突然啦,这意味着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要自己做早饭了。“老板,您为什么不在这时候留在这里呢?您看,其他卖早点的人都回老家了,就您不走,我们附近这几个小区里的人吃早点的生意都是您一个人的了,多好的商机呀。而且您可以等春节过去以后再回家,那时路上也好走多了,车票也好买。”我真想用我的逻辑理论来留住他们,希望他们看在这个商机的份儿上继续留在这里。“别人回家我们也要回家。过节了,谁不想回家过去?大家都在这时回家去的,我们过节后再回去,很多亲友可能已经离开家出去了,我们就见不到了,像我们这样出来打工的,都是趁着春节回去放松放松,大家串串亲戚,热闹热闹的。”老板一边俐落的切面、入锅、捞起那一根根油条,一边头也不抬的回答我。
唉,看来今年又如每年一样了,多好的商机也不能解开他们在外漂泊了一年的思乡情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这里,他们过了中秋和元旦,一个又一个佳节,春节,他们是再不肯留下来孤独的过了,家乡有的是乡情,有的是亲人,而我们能带给他们的那点点儿商机,怎么能和家乡的呼唤相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