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身边不知怎么兴起了改名儿的热潮。
同事的女儿刚出生时起的名字叫李月,带到单位来玩时,我们都喜欢叫她月月,孩子三岁左右时,同事张口闭口说起女儿来不再是月月,而是我家“淞月”如何如何了,一问之下,孩子名字改了,改成李淞月了。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给孩子改名呢?原来,这名儿改的颇有学问呢:同事夫妻俩人都属猪,孩子属虎,最初给孩子起名为月,是因为月在古语里既为肉意,名字里时刻有肉了,孩子就不会伤了父母的运势。瞧瞧人家,起个名字都这么有学问,哪像我们,翻翻字典捡一个喜欢的词就给闺女安上了称呼的符号。人家这么有传统文化的名字在电脑上一测,分数七十多分,同事又花了六十元钱让大师给加了一个淞字,说是将来这只小老虎不仅有肉吃,还有水喝,有树依靠为家,哇,一个字解决了水和家,真厉害。
朋友里更有全家人改名的,小孩子改名还比较容易,去派出所把户口本一改,盖个章就行了,从此家长给起的名字就成了曾用名。最逗的是朋友自己也去花三百元改了名,听说过了十八周岁派出所就不再给更改名字,大师很有先见之明,给出几招解决方案。招数一:用根红线拴块玉,玉上面刻好大师给起的名字,每天戴在身上;招数二:这名起了,没人叫等于没起一样,最好通知身边亲人每天唤几声新名字,实在不行,就自己叫几声自己新名字。朋友属于心比较虔诚的那种,回家来还真是每天有事没事的念叨几遍,并神秘兮兮、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几个交往密切的:“以后背着人,叫我美兰呀,别叫我纪革了。”我们一旦还叫她纪革姐,她都不搭理我们,唯有叫美兰姐时,她才美滋滋的应一声,搞得我们都怪累的,叫了十多年纪革姐了,硬要变成另一个称谓,不乱才怪。不过,那天头头过来巡视,我们叫美兰姐,叫得头头莫名其妙:“谁是美兰?”她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我新改的名。”以为头头得和我们一样一笑而过,哪知头头很兴奋的说:“你也改了?多少钱改的?”“三百。”“哟,那你这个贵了,我花了二百,比你那名便宜一百。”我们几个没改名的面面相觑:头头也改了?“是呀,我改为欣杨了。既然你们都知道了,记住以后叫我欣杨,省得我回家每天还跟念经似的自己念叨自己这名,快把我烦死了。”得,又一个换汤没换药的。
外甥女周末回来也嚷着要改名,说是和同学玩网上测试姓名的游戏,她的名字才六十分,同学的九十分呢。觉得很好玩,我也去测试了一下我的名字,结果显示我的名字分值为五十九,没及格。系统还对我的名字分析了一番过去将来,我不由大笑,叫来外甥女比对我的经历和系统分析的话语,那些针对我名字批评的话是什么夫妻常吵架、妻不贤、子不孝之类,准吗?我问外甥女。“不准。您也没有老婆呀。我觉得您生活的很开心,您和我姨夫也特好。”“就是,我这是摆在眼前的例子,你还相信那些迷信的干嘛?名字是父母起的,包含着他们的心意和希望,一个符号,别想靠它能给你带来真正的飞黄腾达。”小姑娘听了我的话,又有我的低分值却幸福的生活对照给她心里垫底,不再嚷着改名儿,踏踏实实学习去了。
同事的父亲过去是一位赤脚医生,自学了一些【易经】、【八卦】之类的书籍后在城里租了一间门脸房,专门从事给人起名的生意,没出两年家里就在县城买了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唉,看来深信改名儿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数的人大有人在呀,过些时候再打招呼也许就会问:“你改名儿了吗?”而我这样的,估计要成少数分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