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姐夫家住在昌平的山区,条件不是很好,姐姐生下儿子以后,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夫家住了一个月,出了满月的第二天,当时还没有举行婚礼的我们俩就坐车2个小时,把姐姐和宝贝儿接下了山。毕竟我们这里的条件更适合她们母子休息。
我们举行婚礼那天正巧是姐姐的小宝贝儿百日,可谓是双喜临门。
姐姐是老师,学校离家远,她上班以后只能每周周末回来一次,而我和老公则理所当然的成了宝贝儿的代理父母,每天下班主要的任务就是哄着宝贝儿玩。
妈{婆婆}每天要照顾小宝贝儿,爸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可是老人家自己克服这些困难,依旧每天准时给我们准备好午饭,从不耽误。后来我发现别人家的老人在哄孩子时总是说不能做饭了,就等着大人下班回来再做,而我妈是怎么做的饭菜呢?问她。她总是说她有的是方法,妙招很多。
一天,我出去办事回家早了点儿,终于得以亲眼目睹了妈妈的妙招,让我忍不住心疼。一进家门,发现妈已经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上了,而小宝贝儿被她背在了后背上,我急忙让她放下了宝贝儿,告诉她以后可以等我们回来时再做饭就行,妈不肯,说没事儿,不沉。
小宝贝儿渐渐的长大了,越来越不肯老实的在妈的后背上呆着,有时甚至会用他的小手使劲抓妈的白发。妈一直不听我们的劝阻,总是给我们做好午饭,让我心里感动不已。
我和同事们说起此事给我的感动,有好事者就撇嘴说那是因为她给她闺女哄的孩子,等到哄你家孩子时,绝对就不这样了。我只好笑笑:“其实不应该给我们做饭了,太辛苦了,哄谁的孩子都是一样。”
姐姐的宝贝儿两岁时,我的宝宝出生了,妈仍然是背着我的女儿给我准备好午饭,有时回家早些见到她老人家背着女儿给我做饭,我就想起同事的话来,更加感到如果不去用百倍的孝心去对待她老人家,我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看到老人的好,记住老人的好,那么一切矛盾就都不存在了,在真诚的相亲相爱的家庭里,我们要学会的就是感恩、回报。
请您给我的参赛文章留下您的宝贵评论,谢谢。链接地址:一、妈妈的午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