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我们陕南习惯把这一活动叫挂坟。有个说法是“有儿有女早挂坟,无儿无女等清明”,就是说儿女们都必须赶清明节之前去挂坟才能符合公理。
过去,对于我来说“清明”纯粹是一个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家才开始把这个节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节日,每当清明节来临前夕母亲就要安排我们去给父亲扫墓、挂坟,并且这一天还要做很多好吃的,以表示对父亲的纪念。昨天又是我们姐妹们相约挂坟的一天,这是趁周末大家都休息不用向单位请假而选定的日子。我们来到了父亲坟前,先用弯刀砍除坟上草木和荆棘,然后焚烧杂草把坟前墓后打扫干净。再点燃香烛和纸钱,然后开始祈祷,以求先父的护佑,使子孙平安、合宅安宁、事事顺利。祈祷毕,在坟头上方插上用白纸做的“坟飘”。坟飘毕,又燃放了一串鞭炮,以此宣布这项活动结束了我们将要离开这里,无论对阴界还是阳间都算是打个招呼。
据说香烛是信使,可以向阴界传达阳间的一切喜乐哀乐和其身后之事。纸钱是阴币,可供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使用。所以当代人往往富裕不忘先祖,除送纸币外,还送汽车、飞机、彩电、电脑和各式各样的生活必需品,都是为了让故去的人也得到一些应有的享受,高兴高兴。
父亲所在的墓地每年这几天都非常热闹,家家户户的儿女无论距离多远,工作多忙都要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挂坟,以免别人说闲话。时下正值春暖花开,坟头墓后迎春花、蒲公英花,还有满山遍野的油菜花,举目都是。看见一片片金黄色的山野和农田,不由让人触景生情,想起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中的美丽场景。
下午,我因为单位有其它事情,又乘车赶回来了。坐在车上我突然想了一些问题,觉得现在的人活得很累,为什么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而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现在的家庭结构堪称是四二一式,即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假若把时间再往后推移二十年,想想看,这一个孩子如果也这样做的话岂不会被累死?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件事情上为后代人营造一个宽松环境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