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谏逐客书》的语言魅力

(2007-06-05 07:47:35)
分类: 史海之窗
                 《谏逐客书》的语言魅力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谏逐客书》不仅思想可贵,而且辞采丰富,文思横溢,写作技巧十分出色,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信纸辞有力,说理透彻。第二,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在论说泰王对物的态度时,几层的意思差不多,可是,一会儿顺说,一会儿倒说,一会儿正叙,一会儿反诘;或者略换几个字,或者捎变一下手法,真是跌宕生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缜密。
  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而言调谐美,而且充满了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

  李斯《谏逐客书》由于成功运用了恰当的写作技巧,以及独特的语言魅力,从而达到了令秦王废“逐客令”这一预期目的,也使文章收致很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流浪与歌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