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日前有事赴河南周口,顺道前往淮阳拜谒太昊陵。太昊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陵庙,其地位自不言而喻。一向极少题词的朱鎔基总理,1997年前往视察时也留下了"羲皇故都"四个字的墨宝,足见此地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太昊陵之庄严、神圣、尊崇自不待言,陵庙千百年来经历的无数风雨和修葺也难以一一列举。来去匆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正殿墙壁上的十六幅壁画。这些壁画为1998年所刻,不见得有太多文物价值,但它们把伏羲的生平进行了经典的概括。十六幅壁画总称叫“伏羲圣迹图”,内容分别为:
1、履巨人迹:伏羲之母感巨人足印而怀孕;2、伏羲出世:伏羲之母十六月怀胎而生伏羲;3、都于宛丘:伏羲在宛丘建立都城;4、结网罟(音gu):伏羲教众人结网捕猎,获得的食物大大增加;5、养牺牲:伏羲将平时打猎得来吃剩的猎物驯养起来,发展起了畜牧业;6、兴庖厨:伏羲教众人用火将食物烤熟,从此吃上了熟食;7、定姓氏:伏羲给给大家确定姓氏,建立了血缘关系和继承关系;8、制嫁娶:伏羲开始建立婚姻制度,避免了近亲结婚;9、始画八卦:神秘莫测的先天八卦由此诞生;10、刻书契:伏羲教众人用书契替代结绳记事;11、作甲历:中国的历法从此开始,社会生活从此有序;12、兴礼乐:载歌载舞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此发端;13、造干戈:铸造兵器;14、诸夷归服:先进的武器,发达的制度,促成了部落间的统一;15、以龙纪官:将几种动物的部位集中形成新的部落图腾——龙,从此开始了“龙的传人”的故事;16、崩于陈:陈就是宋代的陈州现在的淮阳。
看完十六幅壁画上的内容,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了这么一个强烈的印象:伏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伏羲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以上十六幅壁画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与此相关。文明的进步,有科技的推动,有制度的推动,但最终的落脚点往往在于生活方式的创新。太昊壁画,煌煌明证。伏羲的经典案例,给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学者提供了一个伟大的课题:对现代生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创新具有巨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92年万科地产提出了一句口号:万科开发房地产,不仅仅在于获得赢利,而是旨在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专业出身的我,多年来一直在实践中寻求房地产与社会学的结合点。在生活方式这个点上,可算找到了令人兴奋的良好结合,在开发实践中也屡试不爽,市场非常认同。2006年在媒体采访时我提出“房地产进入社会学和伦理学时代”的观点,其中进入社会学时代的要害在于两点:营造群体归属感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月前,在“中国原创建筑颁奖论坛”上,我也特别向有意追求原创建筑的设计师们建议,从研究生活方式入手而不仅仅是从建筑风格入手,从生活方式创新中汲取建筑原创的思想源泉。今日太昊陵一游,勾出以往的这一段段零星思想火花,算是不虚此行。
前一篇:日记 [2007年12月14日]
后一篇:向老鼠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