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姓溯源—刘集村十五姓氏溯源(1)

(2014-06-06 15:02:05)
标签:

村史

文化

分类: 史志

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

   1、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2、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

3、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

4、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

5、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6、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7、形容词,通“忄刘”,“女刘”,美好貌。

 8、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览,回观也”。

9、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10、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

11、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从上面罗列的“刘”字 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义。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它顶礼膜拜。久而久之,“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而“刘”作为一个姓氏见诸历史典籍,则是若干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通志·氏族略·同名异实》将刘姓起源分为五支:“刘氏有五:尧之后有刘累,为刘氏;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亦为刘;汉赐项氏、娄氏,并为刘氏;又匈奴之族从母姓刘。”

    这五支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类,祁姓之刘、姬姓之刘、赐姓之刘(或者改姓之刘)。其中祁姓之刘起源最早。

祁姓之刘源自帝尧。《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载:“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故称祁姓刘氏。这应该是刘氏最早的源头。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监明、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2个女儿(娥皇、女英)。这个被封于刘的“帝尧陶唐之后”究竟是谁呢?流传的有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于刘的是尧的长子监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宋人罗泌的《路史》。第二种说法认为受封于刘地的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第四种说法认为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于一些与刘姓同源的唐姓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第五种说法认为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史传文献,只见于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

上述五种说法中,前两种说法出现最早,并且有历史文献的印证,因而较为可信。后三种均只见于族谱,可信度不高。

姬姓之刘源自周顷王的儿子姬季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通志·氏族略》为代表,周成王时,将其曾祖父王季的儿子封到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爵位等级为公爵。这支姬姓王族受封后,在刘邑建立起刘子国。王季的子孙,后来就以国名也是采邑名“刘”为氏,形成了先秦时期有名的姬姓刘氏。后世的姓氏学经典,多继承这一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据《左传》和晋人杜预《春秋世族谱》记载,姬季子,姓姬,字季子,是周定王的弟弟,周顷王的儿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约在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他的后人,以采邑也是国名为氏,称刘氏。季子因去世后被谥为"康",史书因此又称他为刘康公。

分析上述两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出现较早,可信度较高。

  赐姓之刘或者改姓之刘共有六支。一是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戌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迁都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二是刘邦做皇帝后为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中的救命之恩,将项伯一门赐姓为刘。三是西汉初年,刘邦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匈奴单于昌顿姓挛鞮,但按照匈奴贵族皆从母姓的习俗,挛鞮氏子孙皆姓刘。四是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母方的姓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五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六是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称自己是刘邦的后裔。

 在古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姓是母系血统的族称,用以别于他族。氏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散居各地,为了便于区别,每支再起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并不因氏而废姓。每个人既有姓又有氏,故称姓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它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秦的统一,基本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西汉,姓氏就完全融为一体。

因此,祁姓之刘和姬姓之刘最初应该分别称之为祁姓刘氏和姬姓刘氏。

最早封于刘地(今河北唐县)的监明(或者丹朱、或者源明、或者式)并不姓刘,而是姓祁。 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 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 ,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又据《中国通史全编》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 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 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

有人曾经考证过,自尧之子监明(或说源明、丹朱)至刘累为18代,其实,刘累之前的都不姓刘,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刘姓是从刘累开始的。

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的季子,因为是周王之子,史书中又称其为王季子,王季子因去世后被谥为“康”,史书因此又称他为刘康公。但其实他并不姓刘,而是姓姬。春秋时期姬姓刘氏自形成伊始便地位显赫,宗族长期兴旺不衰。史书载称,刘氏家族除了要统辖自己的刘子国事务外,还长期担任东周王室的卿士等官职,负责周朝王室的婚姻大事和外交礼仪。直到周贞定王时期(公元前468--441年),刘氏家族大概是因为在王室内部斗争中失败,家族彻底衰落,其领地刘子国也被王室灭掉。至此,这支活跃于春秋时期,执掌周王室朝政长达100年之久的姬姓刘氏家族,渐渐衰落下去。到秦末,祁姓之刘的后裔刘邦夺取了天下,汉家刘氏辉煌夺目,如日中天,姬姓刘氏才暗然失色,并最后完全被祁姓的汉家刘氏淹没,从而消失于刘姓历史长河之中。我们至今仍没有发现有哪一支刘氏家族,自称出自姬姓刘子国,为刘康公的后裔。大概这支来自姬姓的刘氏族系,后来因羡慕祁姓刘氏的显赫地位,都加入到祁姓刘氏的队伍中了。即便是被赐姓和改姓的刘姓后人也在历次编纂族谱中把自己的历史往祁姓之刘上靠。因此,民间有“汉后无二刘”之说。

刘集村的刘姓始祖(失讳)原籍直隶沧州,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自直隶枣强县迁居刘集村。刘姓族人曾在清代到沧州寻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始祖失讳,寻根未果。这样一来,刘集村刘姓究竟属于哪一支,也就成了悬案。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河北乃是祁姓刘氏的发祥地,到了汉代,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刘胜被封于河北定州,设中山国。根据史书记载,刘胜有子120余名,封王封侯者达20余人,从此,刘姓家族更得以繁荣,因此,刘集村刘姓属于祁姓刘氏一脉的可能性较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