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期中考试快要到了,我提醒儿子放学后要好好复习。可小家伙从来不把考前复习当回事,每天写完那么点作业便万事大吉,还像以前一样悠哉游哉。
记得这学期第一次数学测验,老师用的是难度较大的B卷,有两道题超出了教学范围,结果班里平均分数才是四十几,儿子只得了五十六分。那天,儿子拿了试卷回家后,就放声痛哭不已!他已经在内心自责不已了,显然,这次测验重重地挫败了他的自尊心。所以,我只有安慰他,不过是一次测验而已,这次没考好,还有下一次机会啊!我认为要透过分数看问题,这次测验,班里同学的分数普遍不高,首先是考题偏难了点,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班里得高分的虽然少,但也还是有好些同学,此外,还有一个同学得满分,这说明别的同学用功了,弄懂了,而且克服了马虎的毛病!等他心情平静下来以后,我让他再订正自己的试卷,其实他不用我提醒,居然全更正过来了。然后,我们一道分析了试卷失分的情况,并帮助他形成正确地归因!
考前一个礼拜的数学作业是自己独立完成试卷,由家长批阅评定分数。我提醒儿子要把作业当成真正的考试,那就是认真思考,仔细检查,看看自己到底能得多少?儿子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把试卷带回家做,又不是什么考试!妈妈,你怎么也像别的家长一样爱看分数啊?明明说老师要求家长判分,所以,我才提醒他认真点做题,不要马虎了事罢了!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拿这话来噎我?我告诉他,这是老师要求回家做的自测题,虽然不同于课堂测验,但也要把它当成考试,看看自己到底掌握了没有?虽然妈妈从不向你提什么分数要求,但并不说明妈妈根本不把分数当回事,也不代表妈妈对你的学习没有任何要求!就像你说的,大人不能只看分数,或者只依据考试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学习。但所得的测验分数至少能说明你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好,儿子两次自测分数都在九十五分以上,不过,要想儿子全改掉粗心的毛病,看来在他这个年纪完不过是大人苛求。
然而,在临考前,儿子对我说,如果这次语文、数学两科都上九十五分的话,问我能不能带他去香港迪斯尼乐园去玩!因为他的好朋友张子康说,只要他两门成绩都考九十五以上,他妈妈就答应带他去迪斯尼乐园玩。还说到时候就可以跟张子康家一起去玩啊?我知道儿子早就梦想着玩转迪斯尼乐园,没想到他这次居然下狠心用考试分数来换取出外旅游了!可是,我现在还是没法答应他的要求,即便他得到了自己内定的分数,因为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兑现承诺!所以,我跟他说,等到放寒假我们都要回乡下过春节,估计只能暑假带他出去看世界了。而明年暑假的行程早就排好儿子想去的地方:北京,上海,还有云南。不过,我答应他以后肯定会抽空去迪斯尼乐园游玩。随后,儿子转念一说,那我还是定两科上九十分吧!呵呵!虽然在学习上,我从不对他提出所谓的分数要求,可儿子还是免不了会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不过,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期中考试结束后,儿子一回到家就哭丧着脸说:“妈妈,今天的语文考试太难了,看来我只能得八十几分啊!同学们考完后都找班主任说题目太难了,后来,教导主任向我们解释了情况,还批评了出题的老师!不过,我认为数学考得还算不错!”儿子接着说作文只要写一个人,自己却写了两个人,还有阅读有两题先没想起来就空缺在那里,等交卷时才发现空缺还没做!我安慰他说,都已经考完了,后悔也来不及了!下次记住,交卷前要反复检查。
考后一天遇到儿子的班主任,跟她聊及语文期中考试的情况,才知道儿子所言果然如实。这次的语文命题不仅偏难,而且超出了课标要求。第一题“我会写”考的是二类生字,而语文课标要求二类生字只需要学生会认读,不需要他们会书写。第三题“我的模仿秀”考写词汇,诸如“ABB”、“AABC”与“ABAC”型,实际上,课标要求学生会写“ABB”和“AABB”型就行了,对“AABC”与“ABAC”这两类词不作书写要求。第十题“快乐作文”不仅没有标题,而且要求繁复,相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的确有点勉为其难。所以,这次语文期中考试整个年级(共320人)都不理想,平均分数才过六十分,最高分九十四分,九十分以上的十八人。以往的考试儿子所在的班级都遥居年级(五个班)首位,可这次却屈居第二。
儿子回来报告说,班上(共72人)数学最高分九十七分,九十分以上的有十八位同学,自己得了九十一分,觉得考得还不错!语文最高分九十二点五分,自己只考了七十七分,与先前的估计相差不远,但离自己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儿子耷拉着脑袋,显得尤为沮丧!因为粗心马虎的缘故,儿子在计算方面总要丢分,所以,相对数学来说,儿子考砸语文的情况要少,可这次的语文考试对他来说,显然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为了让儿子学会正确比较,我给他解释平均数及其由来,看自己考得好不好,想知道自己在班里的大致情况,可以与班级平均数比较,而不是仅看分数的高低。这次语文考试难度系数较大,不过,儿子的发挥还算正常,主要在阅读和作文两题扣掉了十五分。
儿子在日记里写下了考后的感想:今天老师发了期中考试卷,我看到自己的语文考试卷打77分,心里感到特别难过!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向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学习经验,争取期末考试发挥出色,考出好成绩!”实际上,儿子内心还在计较自己的分数,因为自己的同桌拿了语文最高分,自己的好朋友也都比自己考得好,所以心里在暗暗较劲儿。为此,我试图跟他解释,考得好不好,除了自己的努力可以掌控之外,题目的难易却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学习上不要以追求分数为目标,题目容易,得分高,并不能说明自己掌握牢固了;题目偏难,得分低,也不能说明自己根本没学会!分数仅仅是你对测验的解释,但不是对全部学习的检验!所以,你不要在考前给自己内定分数线,再说,这世界没有常胜冠军,一次发挥不好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认为自己学习努力,考试认真,也就没必要懊悔与自责不已!考试就像跑步比赛,这边刚到终点,那边又成为起点,开始另一场比赛。如果对上一场比赛结果不满意的话,就立即投入这一场比赛,争取夺回好成绩!即便获得了好成绩,也不能大功告成,原地休息,还得时刻准备着下一轮比赛!人生就是由这样无数轮回的比赛组成的,只要在每一次比赛中都做到超越自己,便是人生最好的进取姿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