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泪囊炎家长不可小觑
(2007-09-16 15:10:57)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育儿/亲子
泪囊炎
科学
毛毛茶
中药
黄莲
眼药水
|
分类:
回忆旧时光
|
由于我剖腹产后行动不便,按照传统习惯产妇要“坐月子”,因此宝宝生下来就全权交给婆婆打理。婆婆来自农村,虽没读过书,但她生养带大过两个孩子,我想自己既没有抚育经验,又由于身体不适没办法操心,所以,非常放心地让她伺候衣食住行。
宝宝回到家后,婆婆让爱人去药铺买回几味中药,熬成药汁后给宝宝擦眼睛,说什么婴儿擦了“鸡爪黄莲水”,将来眼睛清亮明晰,不会患眼疾。可是满月后不久,我发现宝宝眼角有眼屎,心里想该不会是中药惹的祸吧。但婆婆说孩子有火气就会起眼屎,还责怪我产前如果听她的话,吃几副吃“毛毛茶”,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毛毛茶”的问题,我咨询过好几位妇产科医生,她们都说不用吃那些东西,那都是老经验,没有科学性。中医说孕妇吃“毛毛茶”去火解毒,人身上哪有那么多毒可言?再说是药三分毒,最好还是别吃的好。因此,我当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没有抓“毛毛茶”吃。岂料,婆婆如今倒怪罪起我来,真是百口莫辩。这回,婆婆坚决要求爱人去药铺抓“毛毛茶”,煎熬之后喂给宝宝喝。家里的奶瓶没给宝宝喝过牛奶,摇身一变成了中药瓶,婆婆说孩子一落地要先吃苦的东西,后吃甜的东西,将来才会知道先苦后甜。可是,尝过了母乳的甘甜,宝宝压根儿不吃药汁,最后,只好往里面添加白糖,等到他肚子饥渴了,取代母乳喂服。可是,喝了“毛毛茶”,并没有药到病除,相反,眼屎更多了,有时早上醒来,眼睛都拨不开,必须用棉签洗净后,才能睁开眼。婆婆认为孩子喝的药量太少,得让大人喝下去,再通过母乳过到孩子身上,也许药效会管用。既然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再苦再难吃的药,做母亲的都会在所不辞。于是,每天我替代孩子大碗大碗地喝药。但事与愿违,宝宝的眼睛不光有眼屎,而且眼泪汪汪,看上去目光浑浊,极其难受的样子。“毛毛茶”喝了不少,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我心里开始焦灼不安起来。后来,一位退休医生听说我在喝“毛毛茶”,就诘问我干嘛要去喝那些东西,如果再喝下去,恐怕连奶水都会缩掉。她告诉我,“毛毛茶”里面都是蜈蚣、蝎子等几味毒性非常强的中药,喝多了对大人孩子有害无利。听了这一席话,我立刻懵住了,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与简单冲动而后悔!于是,将剩下的“毛毛茶”倒掉,并且坚决表示不再喝药。病急不投医,婆婆却解释说,可能是晚上电火旺的缘故,让我们抱持孩子时,不要对着电灯光照到眼睛。
其时宝宝快三个月大了,看到他的眼角一直眼屎不断,泪光盈盈。我心里开始怀疑婆婆的说法,自己独自查找翻阅资料。恰巧,我从订阅的育儿杂志上看到一篇《孩子为何总爱流泪》的文章,才得知宝宝患了“泪囊炎”。连通鼻咽管的泪囊有一处薄膜,宝宝出生时因为哇哇大哭,泪水会冲破薄膜致使泪囊保持通畅。但泪囊膜的厚度因人而异,膜薄的话会在出生时破掉,膜厚的话可能一时破不了,如果不注意清洗护理,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炎。孩子一旦患了“泪囊炎”,应立即去眼科捅破泪囊膜,再用药水冲洗干净,时间长了泪囊会化脓溃疡,引起粘连形成瘘管,严重的会引起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症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前,我一直听信婆婆的话,孩子的眼病没有引起重视。当我知道宝宝患了“泪囊炎”之后,立刻带他去医院冲洗泪囊。医生用探针深入泪囊管,宝宝被弄得哇哇大哭,婆婆心疼孙子,不忍心看到这一幕,叫我别给孩子治疗了。当医生从泪囊里冲洗出一管脓疱给我们看时,婆婆才明白病情的真相,也就无法可说了。回去后,我坚持每天为孩子滴眼液,尽管他不喜欢眼药水的味道,滴注时也会不与我配合,脑袋总是七扭八歪的躲避药水,但我丝毫也不放弃决心,而是想着法子一边逗弄他,一边趁机下手滴注眼药水。一个礼拜后,眼泪不见了,眼屎逐渐减少,“泪囊炎”的病情正慢慢好转;我继续坚持滴药水药,宝宝重又恢复先前清亮的眼神,黑黝黝的眼眸明亮放光。这件事情以后,我开始反省自己,育儿最重要的是要相信科学,不能依赖老人的经验,因为有些经验是错误的,如果单凭过去的经验,很可能会误入歧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地变更,坚信科学育儿的原则应当贯穿在当代青年夫妇的亲子生活当中去。
因为对儿子病情的关注,没想到,我还因此成了小范围的医疗意见专家,经我的解释与建议,至少陆续治愈了身边五六例“泪囊炎”病例。我能够做到独排众议,打破陈旧的观念,爱人为此不得不信服我科学育儿的主见。一开始,他们看到孩子泪水涟涟,眼屎巴巴地,也以为就是老人所说的上火引起的,只要降降火就行了。结果是火没降下来,病情倒越来越严重了。听了我对病情的叙述与建议,他们或半信半疑,或恍然大悟,连忙抱着孩子去医院治病。到了医院确诊为“泪囊炎”,,才自责自己不把病当病,跟着老人瞎糊涂,险些错过治疗时间。不过,因为他们拖延的日子长,再加上不注意滴注眼药水及时消炎,所以有些孩子上医院冲洗过两三回,而且治愈时间也相对较长。
通过自己亲身的带养体验,我觉得自己应该多看有关育儿的书籍,多跟有丰富育儿经验的人交流请教,既相信科学,又不迷信经验,在科学育儿方面,做一位有学问、有胆识、有经验的成功妈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