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6月份上了幼儿园后,开始教《弟子规》和《三字经》。
最初我没有在意,只是觉得背着玩玩也不错,后来仔细研读了《弟子规》里的内容,虽说不能全部理解,而且里面确实有些内容不符合现代的观念,但里面有不少教小孩礼仪、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孩子倒还是很有帮助。而且丁丁对这种三字一句,4句一行的经文很是着迷,而且正赶上他现在处于识字高峰期,每天能够通过背《弟子规》认识很多字,所以我也没有太阻拦他。
不过这两个月,丁丁似乎有些困惑,总是问我是“亲恶我”还是“亲憎我”呀?
我们都知道,“憎”和“恶”在古语里是一个意思,至于哪个更为正宗,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奇怪的是丁丁怎么知道有“亲憎我”和“亲恶我”这个说法。直到今天去幼儿园问了,才知道,他们老师教的是“亲恶我”,而在发回来的书上,印的是“亲憎我”,而且丁丁说他们学校光盘上播放的也是“亲憎(发一声
增)我”。看来是他们园选的国学教材在印制和录制过程中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老师拿的那本教师用教材里写的是“亲恶我”,而发到家里的书上写的是“亲憎我”。至于光盘里是怎么读的,我也不知道。今天跟老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很是吃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不同,说是老师一直教的是“亲恶我”。
古语流传到今天,确实有很多变化。类似的还有,《弟子规》里面的“首孝悌”,有的书上就印成“首孝弟(发音还是ti)”。现在丁丁每天都要问我,是首孝悌还是首孝弟?
我会肯定的说是ti。 但是“亲恶我”还是“亲憎我”,我还不知道该怎么给丁丁解释。
丁丁是个喜欢研究的孩子,对于这些困惑丁丁自己琢磨了2个多月了,每天问我,我起初还没当回事儿,现在想想,这个困惑一定在丁丁的小脑瓜里折磨他很久了,以至于他今天都说,“我不去幼儿园了”。还让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
这半年来,丁丁遇事越来越认真,我都有些招架不住了,而且深深感到丁丁在面对这个世界上的种种,有些不知所错了。他对任何事情都要找到一个答案,
我也说不好这种状态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只是人的一生当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而且很多事情不是一个答案的,不知道小丁丁什么时候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