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关工委文化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室举办省级非遗项目海兴南锣剧培训班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随笔*散文 |
海兴县关工委文化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室
举办省级非遗项目海兴南锣剧培训班
近日,海兴县关工委文化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室特邀省级非遗传承人郭兰芳老师,在二楼培训室举办省级非遗项目—海兴南锣剧培训班。30余名戏曲爱好者参加了培训。
海兴南锣剧诞生于明末清初,已有400余年历史,其艺术特点是连说带唱、风趣诙谐、寓意深刻,道白使用地地道道的海兴方言,极具观赏和传承价值。该剧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面临失传,经抢救性发掘、保护和传承,现涌现出了郭兰芳、张余飞、邱月琛等一批技艺精湛的传承人,在新时代的群众文化事业中,南锣剧已成为渤海岸边一颗璀璨的地方戏曲明珠,传承发展步伐方兴未艾。已被列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培训班上,播放了海兴南锣剧代表作品《豆腐王》、《顶灯》等视频资料,大家看得认真、听得仔细,一些老戏迷还能随口吟唱,都被海兴南锣戏特有的艺术气息所浸润,陶醉于这动人的艺术氛围里。
郭兰芳老师先后就海兴南锣剧的历史沿革变迁、剧种艺术特点,以及手、眼、身、步、唱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讲解。还分别从花旦、青衣两个角色,现场示范了站姿、唱腔、手型、气息等南锣剧的基本技艺。
培训班上,戏曲爱好者忍不住登台演唱。郭老师仔细倾听学员的唱腔,进行了认真地点评,并示范表演。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使海兴更多人知南锣、学南锣、唱南锣、演南锣,传南锣,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历史意义,是海兴文化惠民、贴近百姓工作的又一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