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兴民间剪纸:造型独特制作精美

(2022-07-13 09:55:52)



海兴民间剪纸:造型独特 制作精美
 
  
    中国小康网 海兴民间剪纸艺术,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制作精美、流传广泛著称。海兴民间剪纸从制作手法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刀刻法,二是剪刀直裁法。
  海兴民间剪纸,从整体上说有构图整饬、均齐、平衡等特点,且多用题花、连续、散点为表现方式,其表现内容多取材日常生活,以花卉、鸟兽、人物和吉祥图案为主,或刻画细致入微,风格隽秀文雅;或写实风格中透出高亢、奔放之气质;或构图变化多端,如万花筒繁而不乱,风格富丽堂皇;或构图丰满大方,刻划工整细致,颇有闺阁之气,风格清新华丽;或构图疏密有度,纹样简洁明快,风格平中见奇;或小巧玲珑,耐人寻味,似有大山缩于尺盒、斗字书于蝇头之感,颇具精雕细刻之功,风格姝丽华贵;或清秀新奇,古朴典雅。
    海兴民间剪纸最初的用途是贴窗花、装饰新房等。每到年节,家家户户都要剪窗花,红红的窗花祈求吉庆;每逢新人结婚,新房也要剪纸装饰新房的角落、门窗,祈求美好的祝福。
  海兴地处渤海之滨,冀鲁交界,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东,西倚沧州,明清时期为重要的山西、陕西货物贸易集散地,文化繁盛,名人辈出。海兴民间剪纸在海兴从何时盛行,已无可考证,有历史记载的是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普及到各个乡村。老艺人常桂荣就献出了祖传九代花样3482件,其中大部分是精品。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海兴县文化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注重这一艺术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并成立了“海兴县民间剪纸艺术协会”,吸收35位重点作者位会员,并收集各类有价值的剪纸作品20余种,8700多件;举办县、乡(镇)展览24期,展出作品3780余件,有部分作品参加省级民间艺术展览。李连成的古装人物,孙世坤的戏曲人物,常桂荣、陶淑芬的鞋花等作品均获河北省民间艺术展览佳作奖。当时,海兴县有一定影响的剪纸艺人47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14岁,在征集作品中选出200余名艺人的1400幅作品进行装裱展览。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197个村都有出手不凡的剪纸能手,即有共性的作品,也有风格独特的作品,风格多变,因人而异。近年来,爱好海兴民间剪纸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被称为“剪纸后起之秀”的郭长亮,现在也已经四十多岁,目前经营着郭长亮海兴民间剪纸艺术工作室,在已经有相当影响。近年来,出版海兴民间剪纸作品集十余部。
  海兴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内容有花卉鸟兽、鱼虫珍禽、山水树木、亭台楼阁、戏曲典故、甚至五谷杂粮、民俗生活。样式也多,有窗花、壁花、灯花、鞋靴花样、衣饰披肩、荷包坠带、枕头帕巾等。这些地地道道伴随传统民俗风习而曾深受庄户人喜爱的花样,曾随着卖花艺人走街串巷的脚步,传遍渤海一代的无数城镇和村庄。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和民众审美情趣的普遍本色。
  海兴剪纸从其制作手法上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阴阳结合,批毛纤长,剪工精细,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其色彩浓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装饰感强,民间味浓,富有韵味节律,呈现出妩媚娇艳、淳朴华美的艺术魅力。工致传神、雅俗共赏,为世人所青睐。
  2006年5月,海兴剪纸被沧州市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2月,我们已经把包括申报书、申报专题片等相关资料上报上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
    海兴民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县政协委员郭长亮。近几年,关于他的作品及相关事迹多次在《河北日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及沧州电视台《人物》栏目、当地电视台《今日海兴》栏目进行报道,海兴电视台还制作了关于他工作与生活的专题片《长虹亮彩》。1986年,1987年连续两年获得“海兴县民间剪纸艺术大赛”一等奖。2005年他的作品《繁花似锦》在“全国民族民间剪纸艺术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目前,他创作的《沧州十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沧州十大名人》精品册已被翻译成英文,被沧州市市委、市政府指定为《特色民间文化礼品》,已被相关部门赠送给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河北省文联主席裴艳玲及部分沧州籍的港、澳、台同胞和英、美、日、韩等外籍客人,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一致好评。
  海兴民间剪纸是美术、造型、设计等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是民间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兴的剪纸艺术已成为在冀南和鲁北具有一定影响的渤海边上的一朵奇葩。1988年有杨双发以《冀南奇葩》为题撰文,1990年,海兴剪纸艺人在沧州电视台进行现场表演并播放,对剪纸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责任编辑:邓丹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