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当山南岩宫太常观南天门旅游 |
分类: 旅游驴友 |
南岩宫景区包括好几个部分:南岩宫(这是最有看头的地方,包括龙头香、南岩寺、舍身崖等一系列景点)、南天门、太常观、雷神洞等。其实站在乌鸦岭就可以看到南岩宫,但是要走过去的话,还是要出一身汗的,毕竟要走半个小时的石阶小道。
南天门
嵌入连绵起伏的峰峦上的南天门,是武当山古建筑巧妙运用空间环境的杰作之一。
这座南天门是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饰以红墙绿瓦,建于明永乐十一年。这座南天门是进入南岩宫的必经之路,同时连接着祈雨台,泰常观和雷神洞等景点。传说中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第一重大门,所以人们一提到南天门,马上就能联想到天宫仙境。那么我们的古代先人在这里建造一座南天门,目的就是要营造出道教追崇的天阙仙宫的意境。
南天门,是南岩宫和太常观的分岔口。
此外,南天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_^
http://yuceweb.com/bbs/dispbbs.asp?boardID=45&ID=3424&page=1
太常观
在展旗峰北,南岩背后峻岭上,海拔1047.8米。元代有建筑,明永乐十六年重建玄帝殿、斋堂、道房计19间。后来有修葺、重建和增建。现存正殿、配房、山门等12间,建筑面积393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正殿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面阔5间20.85米,进深7.62米,通高7.2米。殿内陈列着明清时制造的各种像器。
记住,千万不要在那里抽签哦,已经有人被骗了,^_^
太常观的路上,小路很幽静、甚是欢喜!
远看太常观,相当的幽静,真的很羡慕文物局的这些人可以居住在这种地方
雷神洞
武当山的雷神洞位于紫宵宫展旗峰南端的半山腰,它的全称是“南岩焱火雷君沧水圣洞”。
据史料记载,雷神洞开凿于元代的元统年间,即公元1333年,是武当山著名道人张守清修练清微雷法和祈雨的场所。
据说,张守清在这儿祈雨是非常灵验的。武当山保存的一块元代碑文曾这样记载:皇庆元年,京师不雨,偏走群生,诏武当道士张守清祷雨而雨…… 在这之后,张守清又多次为皇室祈雨,都非常灵验。
现在雷神洞的石殿里供奉的是背生双翅,鹰嘴鹞眼的雷神,他身边立着的两个侍从,一个叫司查,一个叫击恶。也就是说,一个是管调查人间善恶,而另一个则专门对行恶之人进行惩罚。实际上,他们是在向人们喻示:行恶者必遭天遣。
雷神,又被民间叫做“雷公”,是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道教认为雷霆可以为天代言,“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在武当道教传说中,玄天上帝修练升天后,曾任雷部总管。他出外巡行时,“驱之有雷公电母,御之有风伯雨师”。所以在武当山,传说中的雷部的大小神仙的塑像很多,而且神态各异,从他们手中拿的法器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职责,在他们的最早的行云布雨的职能上也更多地担起了惩罚恶人和劣行的责任……
雷神洞很奇妙,但是那里也不正规,值班道士都跑到太常观聊天去了,见我们从太常观过来,他才从后面猛追上来,^_^
雷神洞外美丽的风景
南岩宫
当地认为南岩宫是武当山道观中最美、最奇特的一个。南岩宫的主建筑“太乙真庆宫”,全部用石头做成,镶嵌在悬崖绝壁之上。远远望去,和岩壁浑然一体,好象雕琢凿刻出的一样,凭崖临渊,伟岸至极。
南岩宫是武当山九宫之一,传真武在武当山修炼42年后,在此得道升天。太乙真庆宫石殿是元代(1314年)修建的,石殿外边,有一条挑出石栏的石梁,长2.9米,宽仅0.4米,梁上雕以游龙,称“龙首石”。在龙头上雕着一个香炉,人称龙头香,龙头伸出绝壁之外,凌空翘首,惊险无比。过去道教信徒登上龙首烧香求神,常有人跌深谷丧生。到清代康熙年间,在此立了一个石碑,劝戒人们不要去烧龙头香,现在石碑尚存。
南岩宫,就是一个宫殿建立在一堵面南的岩石上,那龙头香,则是正面对金顶而建,甚是好看。
方塔,很多人都会把石头捡起来放上去,菜菜和菜花找了好久才找到两块石头,因为附近的都被放上去了,^_^
正殿
南岩宫侧照,很奇特把?
龙头香,现在不允许上香了,据说以前很多人去上香,结果葬送到了山下面去了
突然之间,阳光普照,可把菜花乐呆了
远眺南岩宫,叹为观止,可以与恒山悬空寺一拼高下
陪着菜花看日落,日出很漂亮,日落也非常漂亮。夕阳红总是代表着老人的生活,那么日落就是与子偕老了。
美丽的武当山
武当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