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鲁边境村落(石梁河库区)变迁考

(2015-07-25 20:34:48)
标签:

旅游

山东

江苏

石梁河

边境

苏鲁边境村落(石梁河库区)变迁考

  石梁河水库(今称海陵湖),位于新沭河中游地区江苏境内,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相传古时,石梁河村北的河道中,有各种姿态优美、耸立如柱的怪石,高的丈余,低的五至七尺,当激流奔泻的河水经过乱石丛中,迂回荡漾,浪花起飞,发出各种叮咚悦耳的声音吸引许多人到此游玩,世人都认为奇。所谓“石梁”可能是当时河中石柱林立,犹如梁柱一般的含意。在河边有一块平坦的巨石,称为“钓鱼台”,传说是神仙张果老钓鱼之处,他骑的一匹神驴,在钓鱼台上留有十几个蹄印。
  石梁河水库始建于1958年,由此带来苏鲁边境村落辖属变迁。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国务院1964年8月15日《对解决冀鲁豫皖苏有关边界水利问题的协商意见的批复》精神于1966年9月报内务部、水利部备案。
  1971年4月,将山东省临沭县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姚朱范、李小湾等6个村,石门头公社的石门头二村、石门头三村、石门头四村等3个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村、北辰二村、小埠子、老古墩等4个村,以及观堂区镇南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等4个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等2个村,共计20个村划归江苏省管辖。兹据《江苏省赣榆县地名录》(1982)、《江苏省东海县地名录》(1983)整理如下。

原石门头公社的石门头二村、石门头三村、石门头四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姚朱范、李小湾划归赣榆县欢墩公社。

东窝子大队,驻东窝子。以驻地村庄取名。有耕地1000亩,1220口人,以农为主。
东窝子,位于欢墩公社驻地西。传说明末立村,因居大树上喜鹊窝东,故名。

姚朱范大队,驻姚朱范,以驻地村庄取名。有耕地543亩,606口人,以农为主。
姚朱范,位于欢墩公社驻地西北,传说明初立村,名“猪贩庄”,后以姚、朱、范三姓演变定名。

东朱范大队,驻东朱范,以驻地村庄取名。有耕地800亩,1105口人,以农为主。
东朱范,位于欢墩公社驻地西北。传说清初建村,随姚朱范以徐姓取名徐朱范,后以方位定名。

李小湾大队,驻李小湾村,以驻地村庄取名。有耕地600亩,458口人,以农为主。
李小湾位于欢墩公社驻地西北。约六百年前李姓迁此,庄居河湾处,又小,故名李小湾。

石门头二村大队,驻前石门头。以驻地村庄加序号取命名。有耕地435亩,720口人,以农为主。
石门头三村大队,驻前石门头。以驻地村庄加序号取命名。有耕地1200亩,1100口人,以农为主。
石门头四村大队,驻前石门头。以驻地村庄加序号取命名。有耕地658亩,480口人,以农为主。
前石门头,位于欢墩公社驻地西北。传说隋末,此村有一大石柱,象人无头,庄以此得名石没头,后以方位演变为前石门头。


原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村、北辰二村、小埠子、老古墩等4个村,蛟龙区朱范公社的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3个村,以及观堂区镇南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等4个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等2个村划归东海县南辰公社。

南辰大队,该队有耕地2177亩,2880口人,2个自然村,驻南辰。
南辰,该村根据南勺星取名为南辰。2200人。
南辰,该村从原南辰移居,仍称南辰。680人。

东山后大队,该队有耕地1825亩,1120口人,1个自然村,驻东山后。
东山后,该村位于磨山东北脚下,故得名。1120人。

西山后大队,该队有耕地1700亩,1320口人,1个自然村,驻西山后。
西山后,该村位于磨山西北脚下,故得名。1320人

长沙头大队,该队有耕地1330亩,630口人,2个自然村,驻长沙头。
长沙头,该村北原有两个大长沙滩,故名。460人。

后  岭,该村坐落于岭北,故名。170人。

郑村大队,该队有耕地608亩,610口人,1个自然村。驻郑庄。
郑庄,该村郑姓多,故名。610人。

东窑大队,该队有耕地290亩,280口人,1个自然村,驻东窑。
东  窑,该村过去有座土窑,庄西有条河,故取名为河东窑,后改称东窑。280人。

北辰一大队,该队有耕地1500亩,1080口人,1个自然村,驻北辰一村。
北辰一村,该村根据北斗星取名北辰,因受水库影响,后分迁两村,此村为北辰一村。1080人。

北辰二大队,该队有耕地1430亩,1125口人,1个自然村,驻辰北二村。
北辰二村,该村根据北斗星取名北辰,因受水库影响,后分迁两村,此村为北辰二村。1125人。

老古墩大队,该队有耕地1200亩,1360口人,1个自然村,驻老古墩。
老古墩,该村原有个大土墩,故名。1360人。

小埠子大队,该队有耕地5500亩,1770口人,1个自然村,驻小埠子。
小埠子,该村原为资本家设立的一个卖布点,立庄后称之为小布子,后演变为小埠子。1775人。

西朱范大队,该队有耕地2600亩,1700口人,3个自然村,驻西朱范。
西朱范,该村有史以来,只有朱、范两大户,又此村位于一条小河的西岸,故名西朱范。1400人。该村在赣榆县欢墩公社境内,此处是老革命根据地,1941-1944年间,曾是滨海行署所辖的滨海专署驻地。

王半路,该村王姓多,且离西朱范只有半里路,故名王半路。150人。

袁半路,该村袁姓多,且离西朱范只有半里路,故名袁半路。150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