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记之站在八十岁的门坎儿上
(2023-09-10 13:45:04)
标签:
八十岁门坎儿石玉林杂谈 |
分类: 散文杂感和随想 |
生活小记之站在八十岁的门坎儿上
1942年的冬月,母亲生下了我,那个日子就是我的生日。由于那时没有普及阳历,就是阴历生日了。而这个阴历的生日一直伴随我到1984年。在此前的所有学习与工作的履历上都填的是它,只是在后面加个括弧注明(阴历)。
1984年北京市开始办理第一代居民*证,要求出生年月日都填阳历,这就有点麻烦了。何处去找阴阳历对照表?那是个百废待兴的年月呀。记得帮忙登记的小姑娘建议我把阴历生日往后推十天,认为就差不多了。我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好,这个没经核实、明显不对的日子就真成了我“法定”的出生日了。看过《红楼梦》,知道“假作真时真也假”,在这里真真地体验了一把。我想许多如我一般的同时代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而这个不实的生日却在后半生中一致追随着我,直至离开这个世界。它很重要,因为身份证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证件,凡是需要证明你身份的地方它都必须出现,而且无法更改!
直到1987年我到北京站工作,一个朋友送我一本《阴阳历书》,我才知道我的真正阳历生日在12月中旬。从此我自己过生日就认定了这个阳历日子。而且这个日子也是我档案上退休的认定日。
说到这里应该清楚了,为什么这个门坎儿长了吧。今年还没有到身份证上的假生日,居委会就催促我办理老年优补,不久100元打在《北京通》上了。真的感谢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呀!
随着12月份的到来,阴阳两个生日接踏而至,亲朋好友纷纷祝贺祝福。可我突然感到的是自己真的老了。说来很奇怪,当出示你的证明还是7字打头,哪怕是79时,你的心理都还感到自己还不算老。可当8字头出现就不一样了。毕竟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从小“耄耋”给我的印象就是白发长髯、手持拐杖、身体佝偻、哆哆嗦嗦的年迈老人。而如今我也是这样的年纪了,虽然还没有那样的形象,但心里的感觉似乎是一样的了。
站在八十岁的门坎儿上,会不会有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
哈哈,有点*悲观了。我想这也许是数十年前,儿时留下的心理暗影。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泰民安的大环境。即使是《耄耋之年》的老年人也是腰杆笔直、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安度晚年的快乐老人了。
八十春秋随风过,斗转星移似水流。
站在八十岁的门坎儿上,还是想说说过往岁月的事。但太远的就不说了,说说70到80这个年龄段吧。也不多谈,就说两件事:
一说,专家们断定现代人类的期年是120岁。而在这120年中,用“黄金分割法”计算,黄金点是74岁。也就是说人在74岁左右最能干出事业来。对不对?还真有人举出了例子,譬如孔子,孔子活了73岁,但他在72岁时经过“韦编三绝”注释出《易经》,成为一生成就的顶点。
本人是凡人似乎实践了一把这个人生定例。在70到80的这个年龄段出了五本书,晃进了中国作协,也可以是说,只要努力,在这个年龄段最能展现你的才能。这也是我觉得这十年是自己过得最有意义的十年。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亲朋好友的帮助、鼓励和提携。
二说,这个年龄段是人免疫力下降最快,最容易生病的时期。这也是我体验最深刻的。70岁之前我几乎没有住过医院,大病也没有光顾过我。但70至80岁间却进了多次医院,动了几次大的手术:70岁时,体检发现右颈动脉血管狭窄,堵了97%。之后住院做了支架。幸亏发现及时,不然我会很快“脑卒中”,即使现在还活着也是瘫痪在床十年了;72岁时,突然心梗,在老伴和孩子们的抢救下呼急救车去医院,发现三个冠心降支血管中一个堵了95%、一个90%、一个50%,一下子打了4个支架。据说急性心梗抢救成功的只有5%,我算是幸运的了;特别是临近80岁,连续两年的体检分别检查出初期的前列腺癌与肺结节。分别做了摘除手术。虽然是微创,但也是刀切器官的大手术,算是惊心动魄了。
在疾病面前,人类已经取得很多的成就,但对个人来说*话语权就没有了。我们只有面对疾病、依靠医生和医术。许多人埋怨支架*昂贵、医院敛财,殊不知如果没有支架技术、没有医生的治理,心血管的治疗将无法实施,众多的人将失去存活的机会。在生命与金钱面前你能做出什么选择?恐怕都会选择前者。
综以上述,一悲一喜。悲的是人的衰老不可阻挡,喜的是人生在这个拐点上仍然可以散发自己的光芒。
纵看人生,可说的话太多。有这么个片段我想在这里摆一摆。有一年去苏州旅游,在游“个园”时,年轻的女导游说了这么一段话。她说,人生如果有“七好”就应该满足了:一是生在好时代;二是生在好地方;三是生在好家庭;四是遇良师;五是交好友;六是娶贤妻;七是育孝子。仔细想想的确如此,特别是生在好时代应该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好。虽然在建国伊始我们遇到许多困难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应该庆幸。
站在八十岁的门坎儿上,似乎应该说些励志的话,如“满目青山夕照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哈,不必了。还是说点儿实际的白话吧,那就是“活着真好、好好活着”!
亲朋好友们,让我们管好自己、多多保重,相信我们能够战胜*疫情,到达胜利的彼岸!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相会。
石玉林2022-12-17于北京乐府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