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记之“闯关”

标签:
体检就医石玉林 |
分类: 散文杂感和随想 |
生活小记之“闯关”
2021年的海南之行,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将我们困在三亚将近十个月,直到2022年的十月初才回到北京。回京后赶上公司安排的年度体检,但体检完的第三天就接到体检中心的电话说我的右肺上叶有个1.5cm的结节,需要我尽快去复检。
接到通知,老伴与儿子们紧张了。儿子们立即联系最好的医院去复检,结果是大夫建议立即做手术。可一般病房没有空位,只有全部自费的特需病房可以入住。儿子们没有犹豫立即安排我住院了。
特需病房的确条件优越,单人单间、服务周到,条件不错、令人满意。问一问男女护士竟然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有的更是研究生。服务条件可想而知。但是当我看到儿子交的住院押金时有些瞠目结舌了。不过多年前我同儿子们有个约定——他们三十岁前听老爸的,三十后老爸听他们的。既然他们有这个孝心也有这个能力,我就坐享其成吧。老了听儿子们的也是一种幸福。
做肺结节的切除手术,一般一周时间就可以出院了。由于我年近八十,几多基础病,大夫十分小心,几经排查才开始手术,这样我在病房里待了17天。大夫说手术是成功的,我的感觉也不错。只是大夫说切除结节时摘除了部分肺叶,让我感到恐惧。虽然大夫讲尽量少切了,我也是感到胸腔里空了不少。不管怎么样,切了就切了,补也补不回来,尽快出院吧。住院大夫开了医嘱和近期吃的药物,特别嘱咐每隔3-5天去附近的医院进行伤口换药,三周后可以拆线,一月后来复查。
要出院了,由于是疫情期间需要同所住小区居委会联系。一打电话才知道,当天小区出了阳性患者,零时开始小区全封闭五天,只进不出。我回去可以,送我的儿子不能进了。由居委会派人在小区门口接我用轮椅送回宅。不管怎样能回去就得。
回到小区才发现真的好紧张,阳性患者全家已经接进医院,所住楼全封闭,其他十几座住宅楼的人们全封在小区内,天天做核检。
回来最大的问题是出去换药怎么办,居委会给了通融,可以开通行证,特批我去医院换药。当天回来没有赶上小区内核检,而医院是要48小时连续两天的核检报告的。找到居委会也马上派人用轮椅推我去小区外的核检点,居委会的党委书记还亲自陪同出小区去核检。交谈中知道他们已经接连两天没有休息了。之后的几天里又看到他们在小区内忙碌的身影,真的十分感动。
小区在第五天就解封了,之后几次去医院换药也十分顺利,我的伤口与病情也很稳定。很快就满三周,伤口可以拆线了。一起都挺令人满意。不满意的是每日的饭食。大夫一再嘱咐一个月内不能吃带油脂的食物,也就是不能吃炒菜,饭食不能带油;鸡蛋不能吃蛋黄;牛奶要喝脱脂的。想想天天吃清水涮白菜,这怎么受得了?没办法,遵医嘱吧,好歹快熬出头了。
谁想,北京一夜风云突变,全面解封了。解封后第一件变化是核检不准了。三年了,几百次核检没有出过问题,可刚一解封,市防疫中心的信息发来说核检异常,让去较远的一个核检定点地方去单管核检。看来是“混管混阳”了。
要说去核检定点地也不是大问题,可我一个刚手术完的老人前去风险就大了,而且指明不许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再联系居委会看可不可以找上门核检的。但居委会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是告诉如果不出门,可以不理会这个信息,不去核检。
怎能不出去?要去医院的,医院要核检证明的。一筹莫展之时,老伴发现医院还有个规定,如果没有48小时核检结果,可以在入口处进行抗原测试,只是医院抗原盒不足,就医者可自备。好,有这办法就行。
立即找儿子备了抗原测试盒。可是,麻烦又来了。解封后,阳性患者增多,俩儿子供职的单位都“阳”了并停业,而且俩儿子的小家也出现了阳性,虽然他俩还没有明显征兆但已经不敢送我去医院了。最后,小儿子联系他的一位没有“阳”威胁的朋友来担当此任了。
按照约定的时间,儿子的朋友来接我。我们戴上双层口罩,一层是N95的;戴上医用手套;再戴上护面罩,马上成了“盔甲战士”,准备去“闯关”了。
驱车来到医院停车场入口,扫描流调二维码,马上显示没有48小时核检。工作人员让我们停车路边自行抗原测试。儿子的朋友轻车熟路,马上打开抗原盒取出一个棉签,让我在左右鼻孔个搅动五下,深度1.5厘米。然后滴入测试液,静等15分钟。他也同样进行了测试。15分钟后两个测试都是“一道杠”,阴性,成功进入停车场。
由于头天我的痛风犯了,儿子的朋友用准备好的轮椅推我去医院大楼,行进在冬日的寒风中真有点儿悲壮的气氛呢!
医务楼前只有排队核检的人比较多,急诊处也熙熙攘攘。可一般门诊的大厅里却是门可罗雀。去自助机处挂了两个号,一个是给老伴取药。按着我的指引,儿子的朋友把我推到胸外科,他去另一诊室取药。
就诊的人很少,当我推着轮椅进入就诊室时,大夫有点惊讶,老先生进错屋了吧,这里不是骨科。我说明情况后大夫马上让我坐下,很快开了拆线换药单和口服的药,还开了治痛风的药。当我在自助机上交费时,发现一副雾化的药剂要520元,想起手术后出院时也有一副这样的药还没有用过,虽然医保自费仅几十元,但取了肯定是浪费,尤其现在最好别“医疗挤兑”多占资源。马上一瘸一拐地回去找大夫,大夫很快就另开了药方。
换药时,护士很认真地拆线,但说有一个硬伽最好让它自行脱落,还说三天后再来一次看看。我一听头有点儿大了。三天后,就15号了,北京风传奥密克戎传播高峰到了,我还敢出来吗?于是,同护士商量,能不能让我取走两贴护理包,自行换药?护士沉吟片刻,考虑到我一个老先生出来真不方便,于是答应了。
这时儿子的朋友也取药回来,就缴费取了护理包,结束此行医院“闯关”了。
儿子的朋友将我送回家,下车后前前后后地进行了全面喷雾酒精消毒。回到屋里将外衣内衣都脱下塞进洗衣机。洗手洗脸,用盐水漱口。一切完成后,似乎还没有全部完成这次“闯关”。一直等到第二天的晚上,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才笃定“闯关”成功了。
第三天的上午,小儿子来电话了:“爸,您没事吧?还好吧。”
“好,一切如常!”
“我的那个朋友今天发烧了!”
得,这“关”还真有点儿“闯”不过去了......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