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吃28——凉拌天麻

(大方天麻)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用其干燥块茎,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入药了。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其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是著名的中药材药。
天麻原产于我国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为什么叫天麻?还有一个神话故事:
古时候,四川大宁河的深处有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一年,村子里突然流行起一种奇怪的疾病。得了这种病,头痛欲裂,严重时四肢抽搐,半身瘫痪。村里有个小伙子叫天生,平时弄点草药给乡亲们治治头痛脑热。可现在却束手无策,就决心出门访求名医,寻找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和方法。
天生听说滴翠峡有一个神医能治疗这种病,就日夜兼程,向滴翠峡进发。到了滴翠峡走遍每一道山坡,终于遇到一位砍柴的老汉。老汉说神医这几天到铁棺峡去了,得到那里找他。
天生又急急忙忙地向铁棺峡赶去。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铁棺峡。没想到刚登上山顶,天生就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抽搐,晕倒到地上。
天生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间茅屋中,头不痛,四肢也不再抽搐。他发现桌子上堆着一些像马铃薯一样的植物块茎。这时,屋外走进来在滴翠峡遇到的那位打柴老人。老人笑哈哈地对他说,他生的病和村里百姓的病一样,要靠一种药材医治。药材已准备好,就放在桌子上。 天生感谢老人的救命大恩。老人接着告诉天生,药吃不完,就把它藏在不显眼的烂树叶里,它就会永远用不完。说罢这些,老人转身就不见了。
天生知道遇到的老人就是神医。天生回到村里,把药材熬了一大锅,让生病的乡亲们喝下,乡亲们的病逐渐好了。天生把剩下的药藏在背阴处的烂树叶中,从此,这药材就一年年地繁殖下来。
为了纪念神医送的药材,乡亲们说这是天赐之物,又专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就把这种药材叫做天麻了。
听了这个就象给小朋友讲的故事,恐怕还是没有真正弄明白这东西到底为什么叫天麻,反正是古人给起的名字罢了。
这次去了贵州的大方县才知道贵州天麻又以大方县出产为最佳,有“天下天麻数贵州,大方天麻甲天下”之称。日本有个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专著《汉方药入门》一书中说:“天麻佳品产贵州”。原来早在600多年前,大方天麻就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2008年8月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审查,“大方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8月21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审认定,授予大方县“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没到这里前只知道天麻除了入药,还可以食补,就是将天麻放锅里炖鸡,那可是美食佳肴,直到现在仍然是云贵川各地的一道名菜。不过到了大方发现天麻竟然可以凉拌。
据说大方地方很久以前就有了凉拌生吃得习惯,也是本地盛产天麻的结果。其做法就十分简单了:将天麻块洗净,用刀象切土豆一样切丝。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待凉后和姜丝、葱丝一起加盐、味精等调料拌合就成了,如果喜欢吃辣椒,也可以加入。味道吗?真用点儿象开水焯过的土豆丝,不过有点儿发哏和稍微有点儿麻的感觉。总的味道不错。加之这是在吃名贵药材呀,心理的感觉是很“神圣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饮食吃的基本都是人工栽培的天麻。
由于医学事业发展和饮食的需要,野生天麻远远不够消耗,人工栽培天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现在人工栽培天麻早已获得成功。大方县天麻年产量达近3000吨,目前大方天麻已被当地加工企业开发了4个系列,40多个品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当然在价格上,二者有不少差别,在大方的种植园里,我发现人工栽培的天麻每500克的价格是80元,而野生的要高出它三到四倍呢。
凉拌天麻这道可口的菜不仅在云贵川等省可以吃到,在北京也可以一饱口福。据说位于北京东便门角楼对面的云腾宾馆餐厅就有这菜,不过价格就也可以了,一盘要26元,有多大盘?还是不得而知呦!

(凉拌天麻)

(泡菜)

(鲜天麻的包装)

(包装里有食用说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