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想 |
教师应该用宽容唤醒学生的心灵。有一位哲人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宽容。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不恭,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学生的幼稚。教师的宽容就是太阳放出的光芒。宽容像一缕阳光,能照亮莘莘学子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宽容是一丝春雨,能滋润学生龟裂的心田;宽容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学生对明天的向往。
教师的宽容并不排斥严格。宽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如果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听之任之,则不是宽容而是纵容。任何时候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都是正当的、必要的,“严师出高徒”被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同行奉为至理名言。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应该以爱为前提,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有这种问题,我希望老师怎么做?同时要注意语言委婉,和颜悦色,就事论事。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但不是严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为追求高分、为追求班级平安无事而一味地对学生苛求、严厉、高标准,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风平浪静,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老师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严厉是严格走向极端的结果。严厉意味着老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会产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敌对等不良心理。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会越来越淡漠,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低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