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协调处理与学生家长间的关系

(2007-11-08 22:50:14)
分类: 教育随想
     期中考试过后,一般要开家长会了.如何协调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注意的问题.推荐下面这篇文章. 
教师如何协调处理与学生家长间的关系
     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时应该做到:
       
一、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老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者、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决不是强调: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一次,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总跟不上,老师跟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孩子的母亲很无奈地说:老师,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我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孩子的父亲比较有文化,但是他不听我的劝告,经常出去喝酒,从来没有耐心来辅导、督促孩子学习。我一跟他讲这些他就跟我吵架。你能不能帮我跟孩子的爸说一说?老师认真地想出了一个沟通方案。以他的孩子有进步作为契机进行家访,跟这个孩子的父亲作了一次长谈。家长看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帮助,信任感油然而生,老师及时把自己教学多年来遇到的学生问题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技巧跟着为父亲做了交流。然后,共同商量教育这个孩子,帮助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过后的教育中,老师的表扬信把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家长做了汇报。这个孩子的进步很快。这位家长在一次参加学校的家长接待日时碰到我,他高兴地跟我说:你们学校有这么好的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了自信,也使一个家庭的教育取向得到了统一。
      
二、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在家访、家长会和同家长联系时,这对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喜欢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反馈学校、老师、同学和班级情况。许多家长也非常重视自己孩子受教育的状况,对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调配,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总想问个究竟,观察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孩子的学习表现,常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从而相应地对学校教育做出一些评价,有时甚至是一些尖锐的批评或与事实有出入的。这时就要求班主任要虚心听取,不与家长争吵、争辩。当然,班主任在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具有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同时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考虑家长对校教育教学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一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四、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自己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而且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有教养的教师决不当着学生的面讲有损于他们威信的话;事实证明,教师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不但可以提高家长的威信和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而且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自己又是那样受尊敬时,就会衷心地感谢教师,更加信任教师。因而,教师和家长就会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产生共同语言,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