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发表:坐看牵牛织女星
(2011-08-06 15:58:22)
标签:
香港文汇报发表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爱情乞巧随笔杂谈 |
分类: 世相漫话 |
晴朗的夏末秋初之夜,人间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烁,一道白练似的银河横贯长空。在它的两岸,是隔河相望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传说到了这一天,那些唧唧喳喳的喜鹊,都要结伴飞往银河,为即将相会的牛郎织女搭桥。小时候,听大人这么说,我们还特地瞪大眼睛观察过,周围确实看不到喜鹊了,也就信以为真。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童年时代的乡村,每到七夕前后,孩子们都会躺在天井的凉席上,仰望满天星斗,听长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眨着好奇的眼睛听,一边顺着大人的手指,在银河两岸搜寻牛郎星和织女星。但是,天上的星星太多又太小,看来看去就看混了,怎么也无法定位。大人就告诉我们,织女星是菱形的,由四颗小星星组成,像一把织布的梭子;牛郎星是弓形的,由三颗小星星组成,像一条扁担,那是牛郎挑着他和织女生的两个孩子。那条明晃晃的银河,是王母娘娘为了维持天上人间的秩序,用玉簪划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传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个故事中,美貌的织女看重人间真情,勤劳的牛郎拒绝荣华富贵。王母娘娘的干预,迢迢银河的阻隔,都没能使他们屈服,至今仍在深邃的夜空中遥相凝望。纯洁无暇的爱情凄美而又悲壮,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竞相吟咏,倾情讴歌。古诗词中的描述,最早见诸于汉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唐宋以降,吟诵这一典故的诗词愈益多了起来。最为人称道的是宋代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银河两岸那两个星座固然寂寞,但并非血肉之躯,何尝有七情六欲?多情的是生活在尘世的善良百姓。当现世的情缘受阻,理想的美梦破碎,就只好把自己排遣不了的苦闷和实现不了的期许,由人间移情于天上。于是,那两个星座便有了灵性,便有了寄托。在神话与传说的滋润下,人类的情感也随之丰富而又浪漫起来,不再那么单调与凄苦。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尔后便逐渐沿袭开来,代代相传。到了这一天,女孩子们便会蒸巧饽饽、烙巧果子,然后连同红菱、白藕等,摆到庭院的供桌上,燃烛焚香作揖,乞求天仙赐巧。拜过之后,手执彩线对着灯影穿过针孔,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称为巧手。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有些地方的乞巧节,还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在乡间,纪念七夕的活动比较简朴,很少拜月、赋诗之类的贵族雅兴,但主题比较集中,且与勤劳美满相关,可以用「美」和「巧」两个字来概括。「美」是指和美的姻缘;「巧」是指勤劳的智慧。
在我故乡的村民家中,至今还保留着制作巧饼的模具。这种木制的模具一般有大小两种,大的约为半尺见方,只镌刻一种图案;小的为长条形,可镌刻七种以上图案。这些图案形状各异,标志吉祥,通常为花卉、水果以及小动物等。七月七日之前,将调好并发酵过的面团,塞进模具中按压平实,翻过来轻轻一磕,造型优美的巧饼便会落在面板上。待做齐了,再分批放进预热的铁锅(饼铛)中慢慢地烙熟。小巧玲珑的花色巧饼最讨孩子欢心,他们会将这些巧饼间以沙果,用五彩丝线穿起来,提溜到大街上炫耀,与小伙伴们分享。
到了今天,随着现代气息的浸染特别是功利性因素的影响,不少民间习俗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并出现了本土节庆与西洋节庆缠夹不清的争议。
但是,无论怎么说,七夕仍然是老百姓普遍喜爱的节日,也是我国民间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就像仲夏夜之梦一样,让人们充满了美妙的幻想。对后生们来说,民间纪念七夕的习俗也算是一种启蒙和教化。它潜移默化地晓喻世人:善良是美德,勤劳生智慧,依靠勤劳与善良方能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家园。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文汇报》2011年8月6日文汇园副刊,责任编辑张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