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福报:红杏出墙与红枣出墙

(2010-12-14 17:58:18)
标签:

人间福报发表

原创文稿

长河短章

文史札记

人文世相

随笔

杂谈

分类: 史海漫游

红杏出墙与红枣出墙

 

  南宋中期江湖派诗人叶绍翁,一生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农家生活的诗作,如刻画江南水乡景色的《嘉兴界》、描绘乡野情趣的《田家三咏》、摹状儿童玩耍的《夜书所见》等,平易含蓄,词淡意远。但最为人称道并流传后世的唯有七绝《游园不值》,尤其是那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佳构。
  就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样,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本意是写大好春光的,虽然其中隐喻哲理,但绝无暧昧情愫。不知是从何时起,“红杏出墙”成了女子外遇的代名词,以至于连外国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译名也因袭此例。如,根据佐拉小说《苔丽丝·拉甘》改编的电影,译名也叫《红杏出墙》。
  据说,“红杏出墙”引申意的最早出处是宋代话本《西山一窟鬼》,其中有“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唱词。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含义就愈加鲜明了,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开放,“红杏出墙”广泛变成为嘲谑的借代词,用来记述风流韵事,影射闺阁绯闻。
  有趣的是,还有一则“红枣出墙”的掌故,却很少有人知晓。《汉书·王吉传》中即记载此一轶闻,大意是:
  西汉王吉,字子阳,年轻时住在长安,东邻有棵大枣树,枝桠越过墙头垂挂到王吉庭院中。妻子就摘了几颗红枣给他吃,后来王吉知道枣子是邻居家的,就认为妻子手脚不干净,硬是把她给休了。
  东邻得知因自家“红枣出墙”而导致王吉家庭破裂,就准备把那棵枣树砍掉,经过左邻右舍的劝止和调解,王吉才把妻子请了回来,那棵枣树也保住了。这事在坊间传扬开来,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当时有民谣云:“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这个王吉年轻时曾被举为孝廉,后来官至博士谏大夫。在苛求妇道的封建社会里,这段故事有赞扬王吉“宁可休妻也不失德”的意思,而在如今看来,确实有点小题大做了。尽管这枣子的所有权在邻家,邻家探过墙来的枣子也不该轻取,但还不至于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为了显示自己人品高尚而休妻,也太矫情了。所幸王吉听了众人的话,终于平息了这场祸端。
  从故事情节来看,王吉的妻子对他是充满感情的,否则也不会摘取逾墙的红枣给他吃。如果不是众人劝解,一片好心的王妻反被逐出家门,岂不冤哉?

 

  附注:本文发表在《人间福报》2010年12月14日纵横古今版诗文故事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