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路边的野花请不要采(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1月)

(2006-12-31 09:34:36)
分类: 最新导读
青藏路边的野花请不要采
□文/汪永晨
 
      1998年,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队到青藏高原,我采访到:多年来,在了解江源、认识江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办过傻事,付出过代价。为了研究江源的冻土、植被状况,一位科学家曾从山上挖了一小块草皮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让这位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后他再到那片山去的时候,原本绿绿的一座山,竟成了秃山,一点绿色也没了。挖走一块草皮能影响一座山,那位科学家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满脸的遗憾。
       青藏高原的生态属于脆弱的冰冻圈结构,各个环节多是相互制约的,也是非常敏感的。那里的生物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它不如南方的高水平的生态系统物种那么丰富。所以,长江源区这种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会出现挖走一块草皮毁一座山的现象。 
       在青藏高原我经历的另一件事是这样的,2002年6月藏羚羊产完羊羔后,从繁殖地向尼玛的一条山沟迁徙。
      那天,当地人带着两个北京的摄影记者找藏羚羊拍。他们的车一开进那条山沟,司机、县长和两个记者都傻了。 
      满沟都是藏羚羊,当地人粗粗数后得出的结果是,不低于6万只。 
      就在当地人忙着数母羚羊和小羚羊的时候,两个记者高兴得简直疯狂了。一个举着“大炮筒”似的镜头,一个扛着摄像机,连追带赶地又是拍又是照。可是带着小羚羊的羊妈妈们,经不住记者这么追着它们的孩子拍。一时间,母羊带着小羊跑的跑,踩的踩,山谷里乱成一团,一只只小羚羊倒在血泊中。 
      县长急了,哪有这么拍的,藏羚羊受得了吗?可拍疯了的记者,根本听不到当地人的大骂。没办法的当地人想出了招儿,拿出车上拉车用的钢丝绳,把两个拍疯了的记者捆了起来。
      青藏铁路经过青藏高原,有着荒野上盛开的鲜花,也有着挖一片草皮就能秃一座山的脆弱环境;那里是藏羚羊母子们迁徙时能染白一条山沟的地方,也住着世代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民族兄弟。向往青藏高原的人们,路途中,当你从火车上下来呼吸高原的空气、欣赏昆仑山上的小草时,请千万手下留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当你的镜头对准前面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时,请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因为,那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们敬畏。

(赵暄摘自2006年7月3日《新京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