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2006-11-15 15:15:20)
分类: 编辑幕后
     虽然不得不被硬生生地拉入冬天的势力范围圈,然而今天上午北京的阳光却美得动人。《青年文摘》发行活动部、广告部、美术设计部和红绿版编辑部的先生小姐们前往今日美术馆参观了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杉浦康平先生是日本最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之一,是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师,也是我社前任美编室主任吕敬人先生的老师,吕敬人先生现在是清华大学教授。现在杉浦康平先生正在北京办展览,他设计过的杂志达48种之多。《中国图书商报》11月10日有关于他的介绍。

    吕敬人先生在日本学成归国之后,领导了中国书籍设计的潮流,但其实他的老师最多的作品和最大的成就是在杂志设计方面,杉浦康平是一名学者,设计杂志是他的实践。

    下面是一些展览会上的设计图片,大饱眼福一番吧。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现年74岁的杉浦康平昨日偕夫人出席今日美术馆举行的新书发布和展览开幕式的过程中,现场聚集了大量书刊设计爱好者。由于听众甚多,场面一直显得非常嘈杂。杉浦康平介绍了该书与相关展览的情况。他结合昨天的天气状况说:“疾风就像昨天和今天的风一样,突然刮起,使人吃惊。迅雷也是一时让世界震惊。我希望我所有的设计都能够像疾风迅雷一样,有生命力。”杉浦康平从刚刚出版的《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半个世纪》中文版入手,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封面设计的技艺与诀窍。他表示:“这本书的中文版由吕敬人设计,非常美,蓝色封面年轻而有生气,我看到了很是感动。”20多岁就开始设计生涯的杉浦康平将自己大量优秀作品汇集于这本书中。他表示自己特别用心地设计,开发出了东方式思维方式的设计方法,特别是从中国的汉字中获取大量灵感,“那些像迷宫一样的结构,让我深深着迷。”而在另一本《亚洲之书·文字·设计》中则更多体现了该领域的高端对话,来自中、日、韩、印等国的6个设计大师一起探讨亚洲共有的记忆,并展开对未来的设想。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杉浦康平设计生涯的开端源于建筑设计。直到40岁之后他才开始全身心投入平面设计。有听众问及二者的共通处时,杉浦康平从食指开始一路数来:“这是美术,这是音乐,这是戏剧,这是文学。”“它们当然可以从各自角度独自发展。但人的手会攥拳。”他边说边将手指合拢攥成拳头。“本来一个艺术只表现一方面智慧,但是它们合拢后,可以做所有的事。现在太多的人都分开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各奔前程,这是不对的。”杉浦康平表示,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墙面、室内材料等因素,这些其实都是平面设计。实际上,一个空间中包括人的全部感受,正因为此,杉浦康平认为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共通的。所以他现在每天不断学习,希望在平面设计之外,懂建筑、懂文学、懂音乐等等。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封面制作会使用照片、各种平面艺术作品、凸版印刷工艺等,当然,还要有封面文字。通常艺术总监都极讨厌这些文字,认为它们是破坏预想视觉效果的罪魁祸首。
  而一心想着发行量的发行总监和一些编辑则认为,这些封面语句才真正吸引报摊前浏览杂志的人甚至长期读者。这个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报摊杂志购买者是偶尔的读者。他们并不会购买一本杂志的每一期,否则他们就会订阅。封面文字告诉购买者这期杂志的具体内容。如果这些语句非常精彩,引人入胜,那么它们也许能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但如果语句太混乱,这些说明起的作用就适得其反了。
  对于商业类杂志来说封面更是重要了。大多数业务繁忙的经理人会收到成打的这样的杂志。封面对杂志主题的处理将决定该杂志会被阅读还是被仍进废纸篓。
  即便20名顶尖艺术总监坐在一起,也很难就一本杂志的封面达成一致看法,但他们关于封面设计的一些理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以下是艺术总监在创作杂志封面时遵循的一些原则:
1、不要讲一个读者很难懂的复杂故事。阅读封面的时间也许只有3秒。
2、确保封面标志易于识别。
3、把封面想像成一张海报,读者会愿意把它贴在墙上么?
4、试着少用封面文字。有时候一个漂亮而又琅琅上口的封面标题比半打文字更吸引人。
5、试着用不同色调背景。有些读者喜欢鲜亮的红色,有些则喜欢深邃的蓝色。

 
   最后是我自己珍藏的几幅封面设计图案,SHARE一下:
   欧美的:
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参观杉浦康平杂志设计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