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 老眼昏花路难行(唱词及感受)——杨宝森

(2007-08-09 21:02:29)
分类: 花痴·自娱

马鞍山 (钟元甫唱)

[不知板式]老眼昏花路难行,耳边厢又听得百鸟喧声。乌云遮住了天边月,似狂风吹散了满天云。这才是黄梅已落青梅落,白发人反送了黑发儿的身,我的儿啊。

 

    简议:第一次是听的于魁智的,后来听了杨先生和欧阳老的,似乎还见到过一版谁的,当时没听,现在找它不到了。自听了杨先生的之后便对这段割舍不下了。虽然这段唱并不能体现杨派的流派特点,不过好听就行了,我不管那么多别的。另外,我对板式向来很糊涂。关于这段,心里琢磨了一个,但不敢冒昧写。

    唱腔上最欣赏杨先生的版本。于魁智的旋律和杨先生的完全相同,但他归不到哪派,嗓音说清亮不够清亮,说沉郁不够沉郁。老毛病鼻音太重。欧阳老的唱不论,但那个版本和杨先生版本的旋律有很多不同之处。当然不同不是说哪个不好。但就最后一句而言,我更欣赏杨先生的。觉得也就只有这样唱才能体现那种如泣如诉的感觉。欧阳老的那个版本,没有让我感受到这么强烈的情绪。

    查了查戏考,有很多版本的词。上面贴的是杨先生的,不过我觉得这些词写得并不很好。按说这段应该是想起逝去的儿子时的一段内心独白。第一句的上句有点消极色彩,后三个半句又很积极了。从“这才是”开始又很悲凉了。这种反复的情绪让我不解。

    欧阳老唱词是“似乌云遮住了天边月”,杨先生的没有“似”。虽然词随腔走但是没有这层“好像”的意思,这句岂不更让人费解了?另外我想了半天,也没能明白是什么好像乌云遮住了天边月,是什么好像狂风吹散了满天云。这一点也不得解。还有,乌云往往象征黑暗压抑,天边月被乌云遮了,情绪有点消极;“狂风吹散了满天云”似乎有拨开云雾见晴天之意,似乎情绪是积极的。两句并列,是何道理?

    看网上给的唱词写的是“黄梅已落青梅落”,听着也像是这样的。但我觉得该是“黄梅未落青梅落”才符合“白发人反送了黑发儿的身”。如果黄梅青梅都落了,这……就没有谁送谁这个下文了呀。

    最后,把这段唱词每个字所属的辙口总结一下,有几个不知道的,请看官赐教:

    老(摇条)眼(言前)昏(人辰)花(发花)路(姑苏)难(言前)行(中东),

    耳(    )边(言前)厢(江阳)又(由求)听(中东)得(梭波)百(梭波)鸟(摇条)喧(言前)声(中东)。

    乌(姑苏)云(人辰)遮(梭波)住(姑苏)了(摇条)天(言前)边(言前)月(乜斜),

    似(一七)狂(江阳)风(中东)吹(灰堆)散(言前)了(摇条)满(言前)天(言前)云(人辰)。

    这(梭波)才(怀来)是(一七)黄(江阳)梅(灰堆)已(一七)落(梭波)青(中东)梅(灰堆)落(梭波),

    白(梭波)发(发花)人(人辰)反(言前)送(中东)了(梭波)黑(梭波)发(发花)儿(    )的(一七)身(人辰),

    我(梭波)的(一七)儿(    )啊。

    十三辙,还真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