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持哪种态度教养孩子: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影响

(2014-07-24 15:21:17)

美国学者帕特丽夏·斯普林科等人通过对数十位祖辈、父辈家长的调查研究,指出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完美型”、“仆人型”、“圣人型”、“殉道型”、“补偿型”、“庇护型”、“精力充沛型”、“退却型”、“懒惰型”、“特权型”等类型,对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自食其力精神的培养、责任感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功效。


1.完美型家长


这些家长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做家务事,做什么家务事,如何把家务事做好,他们做事时有条不紊、干脆利落、恰到好处。由于他们对做事的条理性、完美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他们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事,对孩子所做的事常感到不满意,往往在孩子做了以后,自己再重做一遍,觉得自己做比让孩子帮忙容易得多;他们苛求孩子,不让孩子劳动,使孩子的劳动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2.仆人型家长


这类家长承担了家庭中的全部家务劳动,觉得根本没必要训练孩子的做事技能,让孩子帮助大人做事。他们没有意识到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失去了通过家务劳动来培养孩子的机会。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ZXLXd2WSsv9W1SGxbhHFdb4P5Cia8NUmAdTIyuZQ0gib1B8r4Zf1HL3q28EAX05oNpVIyh1ss67PmQ/0


3.圣人型家长


这种家长认为童年十分短暂,应让孩子过着幸福美好、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不应让他们在劳动中度过,这会使他们变得早熟,过早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因而不让孩子做家务,使孩子缺少必要的训练,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


4.殉道型家长


这些家长拒绝请求孩子的帮助,他们虽然在思想上也希望孩子去做一些家务事,但从不用语言表达出来,向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孩子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


5.补偿型家长


这类家长由于某种原因而觉得自己愧疚于孩子,并试图通过不让孩子做家务这种方式来弥补孩子生活中的缺憾,使孩子的生活变得完美起来,尽管自己精疲力竭也在所不惜。所以,孩子没有机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安全感、责任感也就难以形成。


6.庇护型家长


这种家长从童年起就对做家务耿耿于怀,他们害怕做事、怨恨劳动,至今仍然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过去的生活,认为父母让幼小的孩子劳动是极不公平的,而没有认识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昔日艰苦劳作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把孩子全面地保护起来,不让孩子面对任何困难,使孩子不会产生和自己相同的感受。


7.旺盛型家长


这些家长做事迅速高效、井井有条,他们认为孩子并不需要学会如何劳动,认识不到教孩子做家务虽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却是值得的,所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承担任何家务劳动。


8.退却型家长


这种家长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件事,虽然有过教会孩子做家务的打算,但尝试几次以后却又很快放弃了;他们喜欢自责,缺少勇气和始终如一的精神,没有教会孩子什么时候该去做什么事,他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克服困难。


9.懒惰型家长


这类家长十分懒散,宁愿看书读报、看电视、睡觉,而不愿做家务,他们认为教孩子去做事会遇到很多麻烦,因而没有耐心和热情帮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


10.特权型家长


这些家长认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孩子去做,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成人所不具备的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