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最雅的三个胡同之一__百花深处
标签:
寻找老北京胡同百花深处图旅游 |
分类: 爱美之心 |
有一首歌叫《北京一夜》,其中有一句叫作:“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
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 ”
这句歌词,说的就是北京最有诗意的一条胡同,叫百花深处。
其实,最早注意到百花深处,那是我五年前刚到北京时,那时整天去各处胡同转悠,想着来趟首都不容易,一定要饱个眼福,于是在地图上发现了百花深处这个名字,但说起来有点愧疚,五年来一直没有亲身去寻找,只知道大概在新街口一带。
直到上周,才有了一个宏伟的计划,要把被誉为北京最雅三胡同的三条胡同全部找到,于是便有了这条探寻雅胡同之旅——寻找百花深处、杏花天和芳草地三条胡同的行程。
本文打算分三篇来分别说说。
百花深处的名字据说得自一个典故:
明代万历年间,一对年轻张氏夫妇,勤俭刻苦,在北京新街口以南小巷内,买下20余亩土地,种菜为业。数年后,又在园中种牡丹芍药荷藕,春夏两季,香随风来,菊黄之秋,梅花映雪之日,也别具风光,可谓四时得宜。当时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于是这个地方被称为“百花深处”。张氏夫妇死后,花园荒芜,遗迹无处可寻。这个地方变成小胡同,但百花深处的名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有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自作聪明的补充了它的结尾。
张氏夫妇晚年得一独子,自是万般宠爱。20岁时,与一北京本地女子成婚。婚后三月,应召出征,从此音讯全无。妇人孀居七余月,娩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取名城门,女孩取名良人。张氏夫妇爱子心切,竟自此一病不起,妇人产后不久,即双双归西。花园因疏于照理,也日趋荒芜。妇人日后便在百花深处缝制绣花鞋,以维生机,直至终老。城门和良人后来离开了百花深处,出外谋生,其子孙繁衍流传至今。
沿护国寺大院向北走了三十多米,发现好像有点迷路。问打牌的几个人,指点我向东十米,走进护国寺东巷,然后向北向西,发现又迷路了,正待问路,发现——

有点反差的是,公私分明。想当初私有时曾经百花吐艳……
小贴士:
探访路线指南:可以乘坐111电、105电、102电、22、38路等在护国寺、平安里路口北等站下车,找到护国寺街向北第二条胡同,或者,找到新太平胡同,向南第一个胡同便是。
百花深处较好找,比起杏花天来,几乎没什么难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