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黄河奇石日渐珍贵

(2013-03-07 01:49:42)
标签:

文化

洛阳黄河奇石日渐珍贵

洛阳黄河奇石为黄河卵石。主要分布于孟津县域马粪滩、 王庄河心滩、堡子滩、西霞院滩、白鹤滩、铁谢河心滩,新安县域黄河滩以及吉利区的康窑、白坡、南陈黄河滩。此滩区规模较大,一望无际,奇石多次在国际及全国性大型奇石展上获奖;目前,洛阳黄河奇石的开发利用主要依赖于孟津县白鹤石料场、吉利区康窑、白坡、南陈等石料场的石料挖掘,石料挖掘时群众性的捡石采集。奇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依附于石料挖掘的、是被动的,黄河奇石只能算是黄河石料挖掘的一种副产品。洛阳黄河奇石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前景预测只能取决于黄河石料的开发情况来决定。目前可以预测的是: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利工程的建造,黄河奇石不会再从上游冲刷下来了,但洛阳域黄河两岸上万顷的黄河滩中的卵石,深度达20米以上,最深的地方在70米左右。从现状来看,洛阳域黄河石滩面积虽大,黄河奇石存量可观,但奇石存量毕竟是有限的,挖一点少一点,又不可再生,根据现有的黄河石料开挖规模来看,还可以开挖1030年左右,故洛阳黄河奇石将日渐珍贵。

 

孟津域奇石的主要来源

孟津域的奇石主要来源于黄河奇石及孟津域的丘陵和沟豁中现存的卵石。从岩石学的地质背景和现存的石头种类可以看出,孟津域的黄河奇石主要是河流剥蚀黄河中游流域华北地区3518千万年石炭、二叠纪、三叠纪前地层沙页岩为基础。因该地质时代环境为海陆交互相、陆相、河湖沼泽相复杂沉积条件。故形成套灰白、灰绿、灰黄、内红、紫红色的砂岩、沙质页岩、泥质页岩、紫斑泥岩、以陆相烁石、碎宵堆积的岩石。因黄河流域面积大,上中游支流多,地质年代复杂,孟津域内的黄河奇石中还有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花岗岩、砂砾岩,间有浅变质石英岩和沉积岩等,以铁染石英岩居多。典型的黄河日月石应为石炭、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的专属。

    经过复杂的构造变化,流水冲打洗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图案精美的孟津黄河奇石。它们花纹美丽、色彩斑斓,石质坚硬细腻、古朴典雅、玲珑细巧、阿娜多姿。色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组合变化,天然生成,妙趣横生,含蓄幽雅,韵味深长,构图奔放,粗犷雄深,淋漓尽致。许多石纹能形成天然画面,诸如山水、花鸟、人物、动物,乃至文字符号,无奇不有。滩面上的黄河奇石浑然天成,色彩艳丽,意境广博。大者可立于庭堂,小者可置于几案,用任何华美的词语形容赞美孟津黄河石都不为过。

    1992年和200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两个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分别在两个卵石滩开挖数平方公里20余米深的卵石筑坝,将深藏地下沉睡了数万年、数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沉寂下来的卵石挖了出来,揭开了深层次黄河奇石的秘密,黄河小浪底滩区和西霞院滩区的黄河奇石精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她细腻的石质、靓丽的色彩、精美的画面、奇妙的意境为富有诗情画意的黄河石韵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为中外奇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觅石的乐园。在挖掘和回填的过程中,是觅石的黄金季节。多年来,黄河两岸数村的群众象捡宝贝似的捡石头,百余家的农家宅院里都堆满了精美的奇石。中外赏石爱好者也络绎不绝,来这里捡石、赏石、购石。孟津,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孕育和发展了中原奇石文化。北宋《雅鸣树石屏》上的黄河日月石图谱,《素园石谱》上虢州月石屏中记载的三块虢州黄河日月景观石,宋代《云林石谱》记载的产于孟津的奇石。

孟津奇石协会活动情况

1999年,以张宝才、卢济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为推动孟津奇石文化的发展,发起成立了孟津县奇石研究会。从此,玩石、赏石的人越来越多,群众性的赏石热不断升温,赏石队伍不断扩大,沿黄16个村庄的上千名群众参与捡石、玩石、销石活动,会员达230余人。从农村到县城,从机关干部、教师到工人、农民,赏石大军不断壮大,千姿百态的奇石馆、奇石苑竞相争辉,一批批奇石精品竟放异彩。目前,县城有奇石馆15家,面积达1200平米,平乐镇建有206平米的黄河奇石园,白鹤镇建有120平米的奇石画展厅,全县有家庭展室或有大量存石的群众有130余户。专业从事奇石交易行业的有50余人,业余的或爱石、玩石的约有2000余人。目前,孟津县内藏石约10万余方,每年销售3000余方,营业额约900万元左右。孟津县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奇石展销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白鹤镇的白鹤、霞院、苇园等村部分群众常年以捡石和经营奇石为生,孟津县政府2011年已把建设黄河奇石创意园区列入十二五规划,孟津县群众性的捡石、觅石、玩石、藏石等已成为孟津人感悟人生、享受艺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交流感情的载体,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河石颂
后一篇:黄河奇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