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行走在黄山:围攻光明顶

标签: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大块文章 |
分类: 自顺随笔 |
黄山三日游
10月12日,上午接近十点钟,玉屏楼宾馆出发,往光明顶方向走。
经过莲花峰入口,绕过莲花峰,走左边莲花新道;1996年开始有的步道,道路平坦些,有称为幸福大道。
“指路石”,有说2016年全网选评的黄山十大怪石之一;也有说像“大哥大”,早年间手持无线电话“小灵通”;转个角度远观,有说“将军石”。
莲蕊峰,因其像一朵含苞待放花蕊一般,莲花峰的姊妹峰;峰顶有说“采莲船”,也叫做“犀牛望月”;岩壁上有个天然壁画,有说是祥云图案,也有说“鸳鸯戏水”;山峰右边尖尖石,像只孔雀立在那,回首望着莲花峰,称为“孔雀戏莲花”;再往右石柱平台,其上有二小动物,上面一个小兔子,下面一个石乌龟,有说是“龟兔赛跑”。
回望玉屏楼、迎客松、天都峰。
转至莲花峰另一边登山步道口,到莲花亭,“龟蛇二石”;百步云梯二旁,右边一个海龟,左边一条昂首蛇,“龟蛇二将守云梯”。
1979年上映的电影《小花》,刘晓庆抬担架外景拍摄地。
百步云梯下,前方鳌鱼峰;峰以形名,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前有数石,远望似螺蛳,“鳌鱼吃螺蛳”、“老鳌下蛋”;峰背龟形石,“鳌鱼驮金龟”。
峰腰有洞,呈三角形,鳌鱼洞;右边沟槽,一线天。
黄山步道,右行规则;前山往后山,走一线天;后山往前山,走鳌鱼洞。
鳌鱼峰的左下方有石,像一披袈裟打坐和尚。
一线天上,有观景台;一观音菩萨立像,面对莲花峰顶端莲花台,莲花宝座。
有说: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也是黄山前山后山分界点;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光明顶为“大悲顶”;有天早上,普门和尚打开寺庙大门,佛光普照,“光明顶”由此得名。
光明顶的顶部高旷而平坦,平天矼与其相连;寺院遗址上的黄山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1956年1月1日0时正式开始天气观测发报,为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站的高望的远,且于中心地带,有“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说。
有说:黄山第三高峰胜莲峰,光明顶与莲花峰之间。
天海是黄山景区中心,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天海水库,有说山上各家宾馆水源于此,无根之水。
鳌鱼大嘴,“独占鳌头”;大嘴巴下,有大猩猩皱巴巴脸,“金刚护体独占鳌头”。
“老鹰贴壁石”,也为“拇指石”,或说“点赞石”。
鳌鱼峰岩壁上,刻有“大块文章”,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有说“大块文章”妙语,源于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邹鲁(1885年~1954年),原名邹澄生,广东大埔人,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有说其于1937年夏游黄山题留“大块文章”等多处石刻,包括松谷景区乌龙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题写黄山石刻最多的一位,没有之一。
登上鳌鱼峰,眺望莲花峰。
鳌鱼峰西坡,有莲花峰海拔1864.8米标示。
逗留鳌鱼峰期间,刚刚正午时分,雾气陡然升起来。
到海心亭,天海广场,有温水供;时值中午,前山后山游客汇集于天海,歇脚吃饭。
出发前,带了牛肉脯上山,老板真空包装好,分三份;邻座中年夫妇俩,带了油炸肉圆子,还热心邀请分享;料想也是黄山周边人,居然想到带圆子上山。
山下民宿客栈,免费提供有木质登山杖,一个个手持着,有点武侠丐帮集会味道。
往光明顶,有段上坡。
有妇人说:在家好好的,有福不享,花钱买罪受!
导游说:上光明顶看什么,看个球!!
光明顶,小年轻手持登山杖,侠客行。
人太多了,不多逗留,往飞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