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2023-12-18 18:02:16)
标签:

狮子林中福地

清凉顶上灵山

分类: 自顺随笔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黄山三日游  第三天:北海到西海


 

10月13日5:50,狮林酒店组织住客“猴子观海”看日出;尽管预报日出“可见概率”不高,但于前厅集合的游客仍有不少。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猴子观海,人观雾海,狮子峰也是封闭未开放。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清凉台,可观众多巧石,也是北海观日出云海所在,有“黄山第一台”称;却雾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黄山摩崖石刻群,有说:黄山现存230多处摩崖石刻、40多处碑刻,大多集中在温泉、北海与玉屏楼景区。

 

刻于清凉台岩壁上:“天然图画”“乙丑桂秋上浣海阳何继昌题”,“奇特”“徐厚庵题”,“灵幻奇秀”,“胜妙殊绝”,“伟奇幻险”,“清凉世界”,“气象万千”等等。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黄山北大门登山古道,有缘再往下走走看看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有说:黄山北海狮子峰,因酷似一头伏卧雄狮而得名,其头西尾东,昂首丹霞峰,后拥散花坞;数百年来,无数僧尼处士文人骚客在此留下无以计数的诗篇辞赋、摩崖石刻;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另有说1612年,五台山僧一乘法师到此结茅修行,始创“狮子林”,于始信峰建“定空室”;诵经狮子林,夜宿始信峰,一僧二舍,三年如一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太平人崔国因捐俸银建造狮林精舍;狮子林几废几建,今为二者遗址上的狮林大酒店、狮林崖舍。

 

雲亼  狮林崖舍,雲亼品牌旗下的民宿酒店;“云游”“云海”之“”,“”同“集”,游客汇集地,志趣相同人聚集在一起;1993年,新华社原任社长穆青书写“清凉别墅”,后人将其篆刻于狮林崖舍山门之处。

 

有说:狮林崖舍着力于为宾客打造多个具有禅宗美学的生活场景,有一站式全程管家服务,全程陪同、引入、讲解,一站式解决宾客全方位需求;山奢美宿,全景阳台,足不出户,“私享家们”在房间内即可坐看云海翻涌、绝美日落、绿树繁花,沉浸式体验悬崖山居美景。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狮林崖舍石门边,狮林开山和尚塔;塔围半圆,正中碑刻“开山和尚位”;塔高一米余,六面柱形,花岗岩石塔,柱上刻字模糊;有考证说,立碑时间为清乾隆十年(1745年)。

 

黄山狮子林一带开山和尚,有说即为明万历年间来自五台山的一乘法师。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返回狮林酒店,吃过早餐退房;9:00左右出发,途径西海饭店,9:30到排云楼宾馆前台寄存行李;山上的玉屏楼宾馆、白云宾馆、排云楼宾馆(@排云型旅)、西海饭店、北海宾馆、狮林大酒店等,均为黄山旅游股份公司旗下酒店,提供游客行李寄存服务。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不到大峡谷,黄山白辛苦”,雾气再大也到大峡谷去转转

 

 

秋天行走在黄山:北海到西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