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书法碑廊

标签:
拜石亭不可夺石之坚天能补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无碍其精神其意态俨若思观自在友乎师石可拜 |
分类: 自顺随笔 |
赵朴初书法碑廊
赵朴初故居西二进,常年举办有书画展。
故居西北部后花园,有拜石亭,西侧长碑廊镶嵌十一块赵朴初书法作品镌刻。
有说,园中拜石亭是以其母亲“笔名”命名的,存疑。
早年,听县人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太湖县“土改”中,留在老家的母亲与哑巴姐姐挨批斗,被石头砸,“拜石”。
有说:赵朴初,1907年生于安庆城区天台里世太史第,1911年因避战乱回到祖居太湖县寺前,1920年到上海求学;1926年放假曾回家一趟,但也只住了几天;直到1990年9月,借到九华山参加庙会之机,回阔别六十多年太湖县;曾经的祖屋,在花凉亭水库下。
“桑田沧海一弹指,六十四年归故乡。地理人文惊八变,山情水意共天长。”
1990年,赵朴初捐款太湖县寺前二万元,一万元用于扶贫,一万元以先母名义设立“拜石”奖学金;后期陆续捐款太湖县数十万元,保本取息,奖励师生;这与捐巨款于非洲,不可比的。
关于“拜石”之名,朴老自己解释:一是取北宋米芾的典故,“此石值得我拜”;二是母亲别名,纪念母亲。
《拜石赞》:不可夺,石之坚,天能补,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无碍。其精神,其意态,俨若思,观自在。友乎师,石可拜。
“老大始还乡,惊见人天尽换装。神池远景无疆,仅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