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四墩遗址

(2022-11-22 17:51:06)
标签:

七仙女

张四姐

分类: 自顺随笔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10月30日下午四点钟多点,采摘了桔子,由余湾返回。

 

沿石塘湖边,去湖畔张四墩古人类活动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路边有“石塘湖生态湿地”的标识,走进去看看。

 

一时逛不完,得闲再来了。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文化遗址,位于安徽安庆宜秀区大桥街道三义社区(原白泽湖乡三义村)西侧的石塘湖南岸,南距长江约8公里。遗址于1976年修水利时发现,1978年由地方文管所试掘;198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了第2次试掘,发掘面积72平方米;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对张四墩遗址进行了第3次试掘,发掘面积46平方米。

 

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器物分析,除第1层耕土层、第2层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外,大致分为二个文化层,上层即第3—4层,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文化层;下层即第5—8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大约公元前7000—5000年的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出土器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铲、锛、凿、刀、镞、锥等。陶器有鼎、釜、罐、盆、杯、网坠、纺轮等,以红陶、灰陶居多,纹饰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显示出较高的制陶技艺。陶器群中最具时代特点的鬲、罐等器类,在鄂东、赣北地区的遗址中也较为常见,但与中原的周文化存在一定差别。



 

张四墩遗址



 

遗址周围为低平的田地,北部受湖水长期冲刷已崩塌毁损,西部已为大片水塘,中间为低平洼地,四周有土埂稍高,在东南、西南二面还保留有高2—6米、底宽20—40米、顶宽5—10米的土埂,土埂断续分为四个墩子形状,自西北角逆时针方向分别编为1、2、3、4号墩。西南一侧土埂的外围有宽20—50米的壕沟,东南一侧土埂的局部和外围已被辟为耕地。土埂平面现呈三角形,西北角部位向东北拐出,实际上应为一个东北—西南方向的梯形或近长方形城堡类遗迹。遗址由四个土墩以及土墩环绕的中部低地组成,现存面积约2.1万平方米。

 

专家认为,以张四墩下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文化遗存地方特征明显,有别于同期其他原始文化,是继薛家岗文化之后,分布在皖西南一带的又一支原始文化,可称为“张四墩类型文化”。张四墩类型文化在皖西南一带的分布较为广泛,遗址不下百处。其北界可越过大沙河流域到桐城北部,东界可扩至枞阳东部的陈瑶湖附近,南部情况不清楚,向西可达鄂东一带。张四墩遗址是张四墩类型文化的发现地和代表,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及文化交融有重要价值。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在水产大市场附近,有一条新建的道路,名为张四墩路。进到大桥街道办事处三义社区,有一个广场,东侧建有一座石山,刻有“张四墩遗址”等字;西侧建有二间房屋,有点原始味道。


 

往石塘湖边,遗址所在区域,通行不了。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加拿大一枝黄花长势很盛。



 

张四墩遗址




 

关于张四墩,还有一传说。

 

传说:天庭上的玉皇大帝原本也是凡人,俗姓张,人称张玉皇。玉皇大帝有七个女儿,称作“七仙女”。最小的“七仙女”与人间董永的故事《天仙配》,世人皆知。其实向往人间的并非“七仙女”一个,玉皇大帝的四女儿“张四姐”,也曾偷偷来到人间,下凡在现今的张四墩。张四姐下凡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也非常敬重她。邻里有个矛盾纠纷,只要四姐一到,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哪家有个红白喜事,总得请四姐为座上宾。大家都说,是四姐让这里成了一方宝地。就连这里的山也会长了,而且长得非常快,与一水之隔的大龙山余脉的芭茅山竟长起来。这芭茅山怎比得过呢。未多久,这山峰就高耸入云,直抵天庭。这件事很快就传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大怒,命雷公将山峰劈去。雷公抡起双锤,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山峰被拦腰折断,形成四座土台,张四墩也因此而得名。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张四墩遗址



 

当地人说:当年,“走在路上常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宝贝’,如棱角分明的石箭头,碎瓦片、瓦罐等,这些物品做工精致,难以想象是原始人制作出来的”。

 

此说可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安庆白家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