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调查进行时

标签:
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 |
分类: 自顺随笔 |
地灾调查进行时
4月11日,协同地质队赴安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口乡(百子山村、山口镇村),开展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山口乡,行政区划属安徽安庆大观区;地处安庆市西郊,东濒石门湖与十里乡接壤,南临皖河与海口镇隔河相望,西与怀宁洪铺镇毗邻,北与月山镇相连;2005年区划调整,山口隶属大观区,乡政府驻中心村。
山口乡地处郯庐大断裂和沿江挤压破碎地带,地形属长江平原区的浅山丘陵区;境内最高峰位于百子西峰尖,海拔646.4米;境内河道主要有与长江相通的皖河,以及石门湖、七里湖、八里湖等天然湖泊,有大小湖汊39个。
有考证说:山口历史悠久,比怀宁命名早185年,比安庆建城早1035年;古称皖口,唐宋时期,皖口二度成为怀宁县治之地;其枕柏子山,挟皖河,濒长江,拥石门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争夺战争;最早的一次是公元214年,孙权袭夺皖城;公元237年,三国吴大将诸葛恪在此屯兵,南梁时候景领兵,扼守皖口,北宋太祖大败南唐水师于皖口。
山口山川秀美,“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是怀宁县十二景的三景;明末戏剧家阮大铖独慕柏子山,自号“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
百(柏)子山,由怀宁县独秀山经洪镇逶迤而来的一片环形深山,有说以其有百座山峰得名“百子”;百子山村,与中心村、联胜村、山口镇村、头坡社区相邻;安庆旧时十二景该村占二,“石门秋泛”,“百子晴岚”。
山口镇村位于皖河下游北岸,曾为专业渔业村。
山口镇村,有说南宋期间四十余年为安庆府治,有城隍庙、古井、古墓、同安监和古城墙遗址等名胜古迹,“石门秋泛”是安庆八大古景之一。
皖河,长江支流;由皖水、潜水、长河三大支流组成,一般以长河为正源,源于岳西县境黄梅尖南麓;源流称银河,南流,经凉亭至店前,入店前河;至龙湾进入花凉亭水库,库区为长河,东南流,经辛冲、李杜,至黄岭出库;经太湖县城东、新仓和潜山黄泥镇,至老鱼潭左纳潜水,至刘河口左纳皖水。怀宁县石牌镇老鱼潭以下始称皖河,流经石牌镇折东北,于安庆西郊注入长江;流经岳西、潜山、太湖、望江、怀宁4县(市),河道全长227公里,流域面积6442平方公里。
其中,皖河干流自怀宁石牌镇纳长河、潜水、皖水,向东流经江镇,入七里湖、八里湖,再经山口,于安庆西郊沙帽洲南入长江,全长42公里。皖河海口建有北闸,抵御汛期江水倒灌。
皖河,在历史、文化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即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黄梅戏《小辞店》,就是发生在皖河流域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