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三桥

标签:
胜地足招邀城阙连三桥 |
分类: 自顺随笔 |
三桥
9月10日,上午会议结束;下午近四点车,时间很是宽裕。
午饭后由酒店出发,顶着大太阳,去文庙转转,再看看三桥锁翠。
安徽旌德县城旌阳镇,群峦环绕,双水中流;双水,一是徽水河,一指白沙河,白沙河在旌阳入徽水河。
落脚的徽源酒店,于白沙河畔坡地;顺河道走,溯流而上。
步行十多分钟,白沙河段步道到了尽头,上岸过桥。
往徽水河,有和平路大桥。
旌德多桥,城内有特色的是徽水河上的三座古桥;“旌阳三桥”,淳源桥、驾虹桥、黄济桥;“三桥锁翠”,古时旌阳十景之一。
清翰林吕光亨诗云:胜地足招邀,春晴物色娆;烟光分两岸,城阙连三桥。乍可离城俗,谁从避世嚣;数声莺语滑,暗柳绿条条。
紧邻和平路大桥的,为“三桥锁翠”姊妹桥之末“黄济桥”。
黄济桥位于老县城下东门,有说“下市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三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被洪水冲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黄氏家族集资“改移北三十步许”重建,历时20年,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竣工,易名“黄济桥”。
修桥补路,在中国古代算是首善,无论方志还是百姓口碑,多会予以清清楚楚记着;也有人生难愈病,会义务清扫路面,维护保洁,为积阴德。
黄济桥为五孔石拱桥,长60.7米,宽5.8米,高7米。石砌桥面,二侧护以低石栏杆,高0.3米。桥孔净跨度(自东至西)分别为:7.4米、7.8米、9.3米、7.2米和6.6米,东西二端砌有石阶。2019年,省文物局拨付资金予以修缮。
驾虹桥位于老县城中东门,有说“中市桥”;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以石为垛,以木为梁,后屡坏屡修;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改为石梁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水毁重修。
1941年6月,部分石梁被日军飞机炸毁。
驾虹桥为五跨石梁桥,长57.5米,宽3米,高4.7米。桥孔净跨度(自东至西)分别为:8米、8.3米、8.5米、8.9米和8.6米。桥上有四角八柱凉亭,设有美人靠。2015年,省文物局拨付资金予以修缮。
桥面长石取之不易,不知是否古时所为。驾虹桥?架虹桥。
淳源桥位于老县城上东门,有说“上市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初名“平政”;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加修,并易名“淳源”;后屡坏屡修,先后更名“跨云”、“瑞虹”、“永安”;元元贞年间(1295~1296年),县尹王祯修缮,仍名“淳源”;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被洪水冲毁,六十一年(1722年)重建,雍正三年(1725年)竣工。
在建筑设计上,因地制宜,结构极为少见。
淳源桥为五孔石拱桥,长50米,宽6.2米,高5.6米。桥中孔净跨7米,余孔净跨6米。2016年,省文物局拨付资金予以修缮。
桥墩迎水一面均无分水尖,利用桥身与河道形成的夹角自然分水;来水并不直冲桥身,而是冲向西岸石坡,激流经过一折,水势得到减弱,改变水流方向,涌向桥墩底座直角,那直角成为分水尖。
淳源桥与驾虹桥西河岸之间,为近年建设的水街项目,原是一溜子小饭店。
解放街,步行街;旌德水街,午休时分,更是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