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2021-08-26 17:20:22)
标签: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分类: 自顺随笔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西 


 

5月3日下午,宏村出发,车行四十分钟左右,到达西递。

 

西递镇,位于黟县东部,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西递古村,旧称西溪、西川,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铺递所”而改称西递;有说始建于北宋庆历末期,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资料且说:明万历六年,建胡文光刺史牌楼;清咸丰同治年间战乱,全村1700多幢房屋被烧过半;1956年2月,撤区并乡,设东源乡;1961年4月,恢复黟县建制,改成东源公社;1983年至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改回东源乡;1998年,东源乡更名西递镇。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西递人文景观有:胡文光刺史牌坊、旷古斋、瑞玉庭、桃李园、西园、东园、仁堂、大夫第、敬爱堂、青云轩、仰高堂、膺福堂、笃敬堂、追慕堂、凌云阁、后边溪民俗街等。

 

进到景区大门,望见一洼池水(明经湖);塘边有个院落,即是“走马楼”,胡氏家风馆。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胡文光牌楼,西递的招牌。

 

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坊高12.30米,宽9.95米,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石雕牌坊,采用当地“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整个牌坊上下为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圆雕,每一处图案都蕴含有寓意。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牌楼顶端飞檐翘角的脊端上,有三对龙头鱼尾的鳌鱼,触须呈波浪型,步步高升、独占鳌头、青云直上;正楼龙凤牌上刻“恩荣”,二旁盘有浮雕的双龙,皇上恩赐的荣誉;双龙图下横梁上一面刻着“胶州刺史”、一面刻着“荆藩首相”,字的两边雕塑着两位人物,手持朝笏的是文官,手持宝剑的是武将,文臣武将,安邦定国;往下二面各有四人共八个人物塑象,民间传说的八仙;八位仙人立在文臣武将的下方,“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是上策;如果达不到“学而优则仕”,就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会一技之长自立自强。

 

牌坊以四根见方抹角石柱支撑,四座长方柱墩,中间二柱底座二侧雕有四只石狮,狮子高2.50米,狮子前爪朝下呈俯冲式,雄狮怀抱绣球,雌狮搂着幼狮,既为了美观,也增了牌坊稳定性。

 

“倒趴狮子”,桃拔师子。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过了刺史牌楼,就算是进村了。

 

有写家描述:西递古镇街巷,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进村以后,边走边寻,看看是否还有客栈可供住宿。

 

有个院落,说有余房,标准间260元/天,却是在村外住宿;再继续找,果然有房,老屋改造的一室一阁楼二张大床,适合携家带口或写生画画居住;准备放弃,客栈老板追出,由400元/天降到300元/天,只是要求晚饭在客栈吃“照顾生意”;已近下午三点钟,再等也客源有限了。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客栈外环境还不错,有山有水有沟渠,山坡上下亭子及过往有不少休闲客。

 

蛮有烟火气,田园的风光。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放下行李,街上走走。

 

旷古斋,清代民居。“千金门楼,四两屋”,有说徽州古民居十分重视门楼、门罩的修建,既可以保护门扇、门框,也可以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理想追求。

 

堂中条案中间摆一个座钟,钟的左边摆放一面镜子,钟的右边放置一个花瓶,“东瓶西镜”“终生平静”;徽州古民居里都有各式各样的钟、瓶和镜,取三件器物的谐音(钟声、瓶、镜),寄托的是美好愿望;钟二旁的瓷瓶为“帽筒”,用于官宦商人放置帽子顶戴,慢慢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还有一幅改字联:“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孝悌”改为“孝弟”强调了兄弟和睦之情;“文章”的“早”一竖写出头,只有饱读诗书才可早日出人头地。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瑞玉庭,徽商故居。

 

有说:瑞玉堂建于1853年,原主胡时虎是徽商世家,曾经是当地六大首富之一。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桃李园,清代私塾。

 

有说: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熟蒙馆。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西园,徽居园林;建于清道光年间,胡文照的故居,距今有180多年历史。

 

胡文照是四品官,曾任河南开封知府,所以门楼为“八字门楼”,这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显示主人在此的显赫权势和地位。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过了八字形砖雕门楼就进得园内,庭院建筑以漏窗借景传情;右侧是三幢楼房一字摆开,由一个长方的庭院连为一个整体,中间用大的砖雕漏窗以及形态各异的门洞隔开,分为前园、中园、后园,园中栽种花卉,设有假山、鱼池;透过前院的漏窗,隐约可见中院、后院的景物;整个庭院处于“界与未界,隔与未隔”之间,庭院深深,层层相联,整个狭长的庭院显得幽深雅静。

 

前院靠墙陈放着“西递”二字村碑,原来放在村口,后被丢置一旁,房屋主人抬放家中保存至今。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中院门额上嵌有石刻“西园”二字篆书,住宅大门的门罩上有块石雕,刻有西周时期“周文王访贤”故事;石雕中姜子牙在河边钓鱼,周文王下马后,由武吉(下跪者)带路,拜跪姜子牙并恳请出山为相辅佐执政;遗憾的是,石雕人物被毁掉了头部。

 

大门二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松石图”,“竹梅图”,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后园门额石雕刻有“井花香处”四字,有厨房及古井一口。

 

过了西园,就是东园。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东园,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胡文照的祖居,包括正厅、前厅、凉厅三进厅堂,凉厅为书厅。

 

东园门罩上方有扇形石窗,“抬头见善”;墙上嵌砌着叶形漏窗,寓为主人叶落归根。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仁堂,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为胡应海、胡贯三父子二代的故居。

 

胡贯三,徽商泰斗,昔日的。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扩建为宗祠。

 

有说,整个村庄是以敬爱堂为中心设计的;祠堂是胡氏族事商议之处,同时作为族人婚嫁喜事及教训不孝之子的场所。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步入中门,祭祀大厅,分前后庭,左右二庑;悬挂“四世承恩”“盛朝英俊”“上国琳琅”“天恩重沐”多块金字古匾,宣示胡氏宗族荣耀。

 

“百代蒸尝”,世世代代不忘祖先恩典。有说,古时“蒸”为冬天祭祖,一般为腊月二十四;“尝”为秋天祭祖,通常为农历七月半,“百代蒸尝”表示世世代代都要到祠堂来祭祀祖宗。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敬爱堂后厅后檐门头挂一斗大“孝”,也是一大看点。

 

有说这二米见方的“孝”字,是南宋理学家、徽州婺源朱熹所书;集字画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上部像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地、敬孝长辈的后生,而后面则是一个猴子的嘴脸;反之就是返祖,退化为猴子。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青云轩,“徽州四合院”;建于清同治年间,是西递村整体民居的一个书厅,又叫便厅;整个结构类似四合院,便厅居中,二楼结构,二侧平房,环绕一小庭院;有一坛百年牡丹,可惜错过了花期。

 

厅堂正中地面上有一个小圆洞,上面放着石盖,冬天掀开,暖气上升;夏天掀开,凉风送爽,如同一个天然空调;圆洞与地下洞道相通,洗刷地面的水可以进洞流入阴沟。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膺福堂,“二品官故居”;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胡贯三的长子胡尚的故居,户部尚书,诰封从二品。

 

前厅有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走到后边溪村尽头,上到观景亭,看看村全貌。

 

有说: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十三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村边的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五点钟才过,吃晚饭还早,再去村中走一走。

 

有一临街楼阁,是不是人们说的小姐抛绣球的绣楼所在,不知道;不少围观的,进去的不多,或因收费10元/人。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追慕堂,胡氏家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说是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堂内有李氏王朝功臣画像,供奉着唐太宗李世民塑像,传说的西递胡氏先祖。

 

祠堂入口有二重檐,屋面高差很小,檐角高高翘起;有人才形容说,仿佛人表情惊异时眉梢的形状!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春末再度走徽州:西递




 

逛到傍晚近六点钟,回到客栈,洗洗涮涮,收拾整理;半小时后,客栈饭菜也烧好了;红烧土猪肉,雪菜野笋,鸭板菜,丝瓜汤;老板于客栈外支了几张桌子,倒也有味道。

 

与客栈老板家闲聊,老板的老太说她的祖父也来自安庆,说听口音听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